1955年,張日清被授予少將軍銜,對于一個中國軍人而言,這是非常高的榮譽。
不過這也是張日清該得的榮譽,因為從土地革命到解放戰爭,張日清就一直在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出力。
而很多人都以為解放戰爭結束了、新中國成立了,可以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了。
可能對于老百姓而言,確實是開始過安穩日子了,但是對于張日清這樣的人物而言,新的沒有硝煙的戰爭開始了。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國外的形勢都很復雜,還沒有很平穩。
特別是1966年,國內出現了比較混亂的情況,那時的張日清還跟著參與了山西省的奪權行動,之后把山西搞得烏煙瘴氣,還把自己的名聲搞得烏煙瘴氣,也讓自己被撤職。
軍政兩強
雖然張日清在自己50多歲的時候因為山西事件而被撤職,走了一些錯路。但是他早期的貢獻真的是讓人佩服,是一個軍政兩強的人物。
張日清13歲就開始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5歲就成為共產黨員,開始參加土地革命。
在土地革命早期,因為早期“左”傾路線的統治和部分人的瞎指揮,我們黨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了漫漫長征路。
張日清沒有被安排在長征的隊伍,而是被安排在中央蘇區根據地。
但因為國民黨的瘋狂封山“清剿”,紅軍在中央蘇區根據地根本無法生存,所以只能將部隊分散成各種分隊,與國民黨軍隊打游擊。
張日清當時跟隨軍分區領導約700人的隊伍從江西省于都縣出發,西進贛粵邊界的油山,和國民黨粵軍展開了周旋,通過在大山深處不斷轉圈子的辦法,拖垮敵軍。
而后張日清被安排在38人的“三南”游擊隊,擔任政治委員,使用“敵變我變”的謀略,在游擊運動中尋找戰機,消滅尾追之敵。
張日清接收到任務之后,就率部挺進青龍山,打下了船寨大土圍子,鎮壓了土豪惡霸,開倉分糧,讓青龍山的局面一下子就被打開。
組織收到這個消息后,為了加強張日清他們的軍事力量,壯大“三南”游擊隊,特將一個警衛班調給“三南”游擊隊。
之后三南”游擊隊一旦遇到邊界上的敵軍騷擾,強大的避其鋒銳,在游擊中尋找戰機各個擊破;遇到小股敵軍,則進行有力打擊,然后迅速轉移,讓敵人始終找不到北。
后面因為一些同志的叛變,許多超乎常人想象的事情時有發生,紅色革命處于低潮,大多革命同志都處在險象環生的艱苦歲月。
那時候張日清還遇到了叛徒帶著敵軍直達他們游擊隊內部,要不是張日清練就了高度敏感和高度警惕的能力,看出了不對勁,那么“三南”游擊隊很有可能就會被敵人殲滅。
當時是上級特委管財經的劉幫華被叛變革命的叛徒蒙騙,帶著這個叛徒因為前來收款而再次出現在“三南”游擊隊領導面前。這個叛徒一會問這個一會問那個,還直尾隨劉幫華尋找特委。
張日清察覺情況不對,立馬電聯領導才知道這個人已經叛變了。
張日清立馬布置幾個驍勇善戰的警衛班戰士,將叛徒帶到山野當場處決,并下令游擊隊立即轉移陣地。
而在“兩廣事件”爆發,粵軍撤離時,張日清率領“三南”游擊隊在下山圍山腰上設伏,將前來偷襲的敵人保安團100多人壓在山下猛打狠擊,取得了勝利。
在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時,張日清已經升到了新四軍新3團參謀長的位置,他當時立馬按照葉挺軍長的命令,帶領所屬部隊占領陣地,阻擊茂林方向國民黨頑軍的兇惡進攻,保衛軍部。
張日清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身先士卒,堅持在第一線指揮并參戰,他們和敵軍鏖戰了七天七夜,始終沒有讓敵人突破防線。
后面張日清還擺脫了敵人的追捕,成功的突出重圍,秘密北渡長江,到達蘇北新的軍部。
張日清還參加了蘇南地區溧陽和溧水的艱辛戰斗,打擊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囂張氣焰,配合主力部。
張日清的軍事能力非常厲害,政治能力也不差,他因為成績突出,開始到第1師1旅擔任政治部主任,其后又到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10師擔任政治部主任,華東軍區隨營學校副校長,第三野戰軍軍政干部學校政治部主任,華東軍政大學第二總隊政治部主任。
在他進行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時,他借鑒新式整軍運動的經驗,通過憶苦思甜和新舊對比,提高解放區新戰士的階級覺悟和思想覺悟,激發他們堅決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推翻舊制度、解放全中國的革命熱情和昂揚斗志。
很多基層指戰員聽了張日清的戰前動員,結合家鄉分到田地和糧食豐產的喜訊,參加戰斗和保衛勝利果實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在進行蘇中、漣水、宿北和孟良崮等戰役戰斗中,因為張日清的動員,基層指戰員參加戰斗的熱情特別高,總能沖鋒陷陣英勇殺敵,打得敵軍狼狽逃竄。
所以很多人都說張日清是個軍政兩強的人才,而看著這樣的人才走了錯路,很多人都很可惜。
把山西搞得烏煙瘴氣而被撤職
1955年,張日清被授予少將軍銜,并擔任了24軍副政委、政治部主任、政委以及山西省軍區第二政委、北京軍區副政委等職務。張日清在位期間,勤勤懇懇的工作,做出了很多的功績。
1966年,張日清擔任山西省軍區第二政委,在山西駐防。
那時擔任山西副省長的劉格平是江青隊下的人,劉格平被江青叫到北京,下達了要奪權的命令。
劉格平按照江青的命令,在從北京返回山西后,把張日清等人叫到身邊,一起成立了山西省核心小組,密謀奪取山西省委的指揮大權。
那時候沒辦法立馬判斷誰是對誰是錯,只是說是站在了不同的陣營里面,51歲的張日清選擇加入了劉格平的計劃,參與了山西省的奪權行動。
而張日清他們的奪權大計成功了,他們成功拿到了山西省委的指揮大權,還成立了山西省無產階級專政委員會,張日清擔任了委員會主任。
在張日清擔任主任期間,他指揮這個機構在三個月的時間里抓捕了1100人,很多人都怕自己在普通的一天也被抓走,張日清使得山西省的很多基層干部處于恐慌之中。
而雖然張日清加入了劉格平的奪權大計,但張日清根本看不慣劉格平這個人,也不服他的管教,劉格平也不爽張日清,所以他們兩個人形成了不同的陣營。
當時支持擁護劉格平的造反派形成了“紅總站”,支持擁護張日清的造反派形成了“紅聯站”。
因為兩派的主人物不和,所以這兩個派別不斷發生武斗,把整個山西攪得烏煙瘴氣,百姓大多都苦不堪言。
山西的問題到后面已經嚴重到中央都注意到了,但是中央多次指示解決,張日清和劉格平都沒有很收斂。
因此1969年,中央把張日清、劉格平等人都叫到北京參加會議。雖然說是參加會議,但是大家都知道是把他們拉去批評。
張日清和劉格平等人都受到嚴肅的批評,他們還被留在北京參加學習班。
在他們被留在學習班的時候,他們就知道自己已經算是被軟禁了,而中央當時并沒有撤銷他們的職務,但也跟撤銷差不多了,這已經讓他們遠離了官場,遠離了權力的中心。
1971年,時年55歲的張日清被撤職,從此退出了政壇。
晚年的張日清并沒有生活得很艱苦,反而過著很休閑的生活,因為在張日清也是為建立新中國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所以晚年的基本生活還是有所保障的。
而不知張日清有沒有后悔自己在位期間因為自己的私念而破壞了自己前期一直努力為人民提供的安穩生活。
但我們當上公務員之后,一定要記住自己的初心,守住自己的初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