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媒體報道消息稱,在4月初拋出所謂“對等關稅”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眾多貿易伙伴給予了為期90天的“緩征期”,7月9日是“緩征期”截止之時。隨著期限臨近,歐盟官員近期密集發聲,警告歐盟國家做好與美國談判失敗的準備。據德國《焦點》雜志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出人意料地向美國企業承諾,后者將在歐盟《數字市場法案》實施過程中擁有發言權。此舉被認為意在“安撫特朗普”。
據央視新聞消息,馮德萊恩的幕僚長比約恩·塞伯特表示,馮德萊恩準備對美采取關稅反制升級措施,以爭取更好的協議。他希望歐盟成員國支持對價值95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收一攬子關稅的方案,并稱歐盟也在準備針對服務業的措施,包括對美國科技公司征稅,以及限制美國企業獲得公共采購合同。此前,歐盟宣布對美國價值210億歐元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暫停所謂“對等關稅”90天后,歐盟將報復措施推遲到7月14日。
馮德萊恩(資料圖)
彭博社之前就報道過,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代表在和別國談判時,提出過過分要求——讓這些國家限制中國制造業,比如對中國產品加稅、限制轉口貿易,用這些換美國的關稅減免。中國的立場現在非常明確:你們和美國談判是你們的事。但誰拿中國利益做交易,中國一定強力反擊。目前,特朗普的"對等關稅"針對幾十個國家,但真正可能在7月9日前和美國達成協議的,主要是歐盟、日本、印度等幾個重要伙伴。中國正密切關注這些國家的情況。
現在,火已經燒到了歐盟、日本、韓國和印度的腳下。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成了北京判斷局勢的風向標。歐盟是最難啃的骨頭。美國的關稅大炮已經瞄準了歐盟七成的對美出口。眼看大限將至,歐盟內部自己先亂了陣腳。德國和意大利有點想妥協。他們傾向于接受一個10%的基準關稅,先保住自己的汽車和機械產業再說。畢竟,飯碗比面子更重要。但法國總統馬克龍態度強硬,咬死了零關稅的目標不松口。他認為,一旦退讓,就是對美國貿易霸凌的縱容,歐盟必須準備對等報復。
特朗普關稅貿易(資料圖)
分析人士認為,歐盟領導人眼下面臨抉擇:是在接下來的兩周內簽下速成協議,還是冒著長期貿易戰風險,等待一個更優的結果。而這種拖延的風險在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以貿易“敵對”為由,重新審視美國對歐洲防務的承諾。4月,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聲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聲明說,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并引發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歐盟方面將采取反制措施。
馬來西亞《今日商業》雜志評論稱,這是中國商務部對任何與美國達成損害中國利益貿易協議的國家發出的嚴厲警告。與此同時,美國與貿易伙伴的談判進展并不順利。在美國政府“對等關稅”90天暫停期即將于7月9日結束的背景下,美國總統特朗普仍然保留了對許多貿易伙伴重新征收高額關稅的可能性,美國財長貝森特也暗示,政府可能會給予各國更多時間進行談判。美國《紐約時報》稱,美方表態凸顯了與美國談判時所面臨的不確定性。
歐盟(資料圖)
未來的歐美談判中,歐盟犧牲中國利益,甚至是對中方采取制裁措施,以此來換取與美國的貿易協定是有很大可能性的。但需要強調的是,歐盟和印度即便是以犧牲中方的利益,也無法讓特朗普政府滿足。特朗普的關注點是在美國內部,如果歐洲和印度不能滿足特朗普在高端制造業回流和美債問題上的訴求,即便他們對中國“拔刀相向”,但最終等到他們的只會是“耗子鉆風箱,兩頭受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