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今天,微元合成阿洛酮糖生產技術作為“三新食品”(記者注:“三新食品”指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獲批上市。不產生能量的阿洛酮糖健康的甜味添加劑,從研發到順利上市,背后有政府部門對創新企業的支持。
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今天發布《關于D-阿洛酮糖等20種“三新食品”的公告》。這意味著,來自北京市昌平區微元合成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生產的阿洛酮糖正式獲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食品原料公告行政許可,該企業成為全國首家獲得批準上市的阿洛酮糖生產企業,也是唯一一家通過生物發酵工藝獲批的企業。
《關于D-阿洛酮糖等20種“三新食品”的公告》。圖片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
微元合成全球首創“一步發酵法生物合成工藝”,具體來說是從葡萄糖/蔗糖出發,通過發酵方式直接生產阿洛酮糖,相比傳統雙酶異構法簡化了流程、提高了產品口感和穩定性。此次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批的行政許可,也正是基于這一獨創的工藝,不僅提高了產品品質,更顯著降低了生產成本。
然而,準入環節一直是食藥行業的卡點堵點,如何讓這樣“從0到1”的技術更早產業化、造福大眾?“讓單個企業直接去找部委,難度很大。”北京未來科學城管委會醫藥健康產業處副處長郭玉東坦言,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需要監管部門和審批部門“向前一步”。
在確保公眾安全的前提下,北京市昌平區拉動企業和審批部門“走得更近”,昌平區政府與北京市級部門帶著企業找到國家部委,及時反饋這一問題,共同推動相關標準的制修訂。
如今,這一技術成功獲批,也將帶動國內生物制造產業的轉型升級。微元合成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生物制造產能,約3000萬噸產能中有近一半產能是淀粉糖產業,而其中約有500萬噸是果葡糖漿,如此大量的果葡糖漿消費補充了部分國內食糖需求的缺口,但同時也“催肥”了國民的身體。此外,由于生產過程消耗了大量的玉米、電和蒸汽,企業之間的競爭聚焦到了原料和能源等生產要素,因此果葡糖漿產業常年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造成大量產能閑置。
“像果葡糖漿一樣,阿洛酮糖同樣可以滿足消費者對甜的需求,補充國內食糖的缺口,但不會帶來身體代謝的負擔,同時對血糖控制和體重管理有積極作用。”微元合成相關負責人說,更為重要的是,生產菌株可以利用、盤活國內龐大的生物制造閑置產能,不僅促進國內生物制造產業轉型升級,還能提振下游食品飲料等消費市場。
當前,微元合成位于秦皇島的阿洛酮糖一期工廠已正式投產,二期工廠已啟動,將于2027年投產。與此同時,微元合成聯合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多家傳統生物制造合作伙伴,正在抓緊推進多個十萬噸級產能改造,其中位于華北地區的6萬噸產能改造項目將于2025年10月投產,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阿洛酮糖供應商。
此外,微元合成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布局了非常完善的阿洛酮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核心生產菌種也在中國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CGMCC*)進行了專利保藏,此次國家衛生健康委批準使用的兩個生產工藝均綁定了申報企業的專利技術(發酵工藝生產菌為微元合成專利菌株AS10,酶法工藝中所用酶來源于以專利菌瘤胃球菌CAG55為供體構建的枯草芽孢桿菌),未獲得國家行政許可的企業將無法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其阿洛酮糖產品也無法在國內合法上市銷售。*
目前,微元合成阿洛酮糖合規銷售區域已覆蓋包括亞太和北美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影響人口總計約20億人,正努力實現阿洛酮糖“全球通行”。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