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盜版生意的打擊,是監管部門的職責所系,任何時候的缺席或“掉線”都是失職與懶政。
▲近期LABUBU熱度有所下降。新京報資料圖
文|王言虎
“五顏六色的LABUBU像蔬菜、水果一樣被裝在透明塑料袋中,擺放在大街上兜售,來往顧客像買菜一樣挑挑揀揀。”這是發生在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某條街道上的一幕。
據紅星新聞報道,這些所謂的LABUBU,全都是盜版貨,然而目前它們并沒有受到查處。7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系衡水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不了解具體情況,建議聯系棗強縣市場監管局。棗強縣市場監管局投訴科工作人員則稱,接到過相關投訴,已轉給分局調查。
盜版LABUBU大集所在的大營鎮,是全國知名的皮毛產地,有“天下裘都”之稱。近年來當地的皮草飾品和毛絨玩具產業發展也很迅速,這為生產、銷售盜版LABUBU提供了某種“便利”。
根據一些擺攤商販的說法,之所以生產、銷售盜版LABUBU,是因為這幾年皮毛生意不太景氣,大家都在想新的出路。而LABUBU的突然爆火,為他們提供了新的商機。加上工具和原材料都是現成的,似乎一切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是,大搖大擺、毫無忌憚地生產、售賣盜版LABUBU,明顯侵犯了原創者的著作權,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不應被縱容。
根據著作權法,未經授權擅自復制、仿造Labubu形象的行為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如果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還可能構成刑法中的侵犯著作權罪或假冒注冊商標罪。同時,這樣的做法同樣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以不正當手段擾亂市場秩序。所以,對盜版LABUBU大集,監管的態度不能含糊,應該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或許,這些小商小販的生計也不容易,市場環境不好,皮毛生意不賺錢,只能想想別的辦法。但不論訴諸什么嘗試,都不應突破法律法規的紅線,將別人的創意當作自己的生財之道。
對于盜版LABUBU生意,當地監管不是沒有介入過。多個商家都提到,前一段時間當地也曾經嚴查過,皮草城里還有商家被處罰,他們當時都不敢公開兜售。但是,近期隨著LABUBU熱度下降,檢查力度也有所下降,商販又卷土重來。至少就這個盜版LABUBU大集,目前尚未見到相關部門的實質行動。
可見,當地對盜版LABUBU的監管其實是一陣風、運動式的。不能說曾經打擊過,現在就可以“掉線”了。小商小販的生計要呵護,公然侵權、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也該被及時叫停。這是法律與制度對執法部門的剛性要求。
著作權法明確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盜版行為責令停止侵權、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等職責。情節嚴重、觸犯刑法的,公安部門也要介入。同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也明確,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職責,落實監管責任,明確監管對象和范圍、厘清監管事權,依法對市場主體進行監管,實現監管全覆蓋。
這就意味著,加強對盜版生意的打擊,是監管部門的法定職責所系,任何時候的缺席或“掉線”都是失職與懶政。治理盜版LABUBU,法律并不缺失,制度足夠健全,關鍵就看職責部門是否愿意監管,能不能真正把維護營商環境和市場秩序放在心上。
撰稿 / 新京報評論員 王言虎
編輯 / 柯銳
校對 / 李立軍
歡迎投稿: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