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人啊,最怕啥?不是慢病纏在身上,慢慢折磨人,而是那種一下子“人就沒了”的情況。你想想,前一秒還在熱熱鬧鬧打麻將,或者開開心心跳廣場舞呢,后一秒人就沒氣兒了,連句“我不行啦”都來不及說。這事兒聽著是不是特嚇人?可在現實里,還真不是啥稀罕事兒。
好多人都覺得,猝死這玩意兒離自己遠著呢,那是那些天天熬夜通宵的年輕人才會碰上的倒霉事兒。這想法可就大錯特錯啦!
你去醫院瞅瞅,現在因為猝死送來的人,年齡跨度可大了,從二十來歲的小年輕到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都有。不是猝死專門盯著誰,而是誰把自己身體不當回事兒,像鐵人一樣玩命折騰,它就會找上誰。
咱平常總聽到有人說:“他平時身體可好了,連感冒都很少得。”結果一去做體檢,好家伙,三高全占了,血脂高得就跟奶茶似的,心電圖做出來簡直就像一幅抽象畫,亂七八糟的。
問題就在這兒,這些健康風險可不是一下子就爆發出來的,它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就好比鍋底的陳年老垢,你一天不擦好像也沒啥事兒,可要是哪天火開大了,“轟”的一下,不就炸鍋了嘛。
猝死最讓人害怕的地方就在這:它來的時候一點招呼都不打,完全不講道理,速度比快遞都快。
而且啊,一旦猝死發作,那黃金搶救時間就只有短短幾分鐘,能不能救回來,基本就靠“運氣”和身邊人“反應快不快”了。所以說,咱不是單純怕死,而是怕“還沒準備好,人就沒了”。
好多人都喜歡把“扛一扛”當成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鑰匙。胸口有點悶?“可能是昨晚吃太多撐著了”;心跳稍微快點?“估計是早上喝咖啡喝的”;突然出冷汗?“哎呀,可能是衣服穿少了”;手有點發麻?“肯定是睡姿不對”。說白了,就是根本不相信身體發出的這些警報信號。
其實啊,身體是最誠實的,它就怕你不明白這些信號啥意思,所以才一個勁兒地提醒你。可咱呢,老是把這些信號當成“誤會”。但有些“誤會”一旦錯過,那可就是永遠的分別了。
醫生總結了 7 個猝死前的“預警信號”,只要出現其中一個,都得立馬引起重視。別想著“先看看情況,穩住了再說”,趕緊撥打 120 才是最正確的做法。接下來我就給大伙仔細講講,大家可別嫌我啰嗦,這可都是關系到咱們命根子的大事兒。
第一個信號:突然感覺到胸痛或者胸悶。可不是那種偶爾悶那么兩下子,而是持續好幾分鐘以上,感覺像是有東西壓著疼,或者憋得難受。好多人這時候會以為自己“心臟罷工了”,實際上可能是心肌在“大聲喊救命”呢。從生物學的角度講,心肌缺血的時候,會釋放出乳酸、激肽類這些物質,刺激神經末梢,然后就產生疼痛感了。尤其是那種“悶得喘不過氣”的感覺,一旦出現,啥都別想,趕緊打急救電話。
第二個信號:短時間內心跳出現劇烈異常。可不是像跑完步之后那種“撲通撲通”正常的心跳加快,而是突然心跳變得特別快,或者特別慢,甚至跳一下還停一下。這種心跳節律亂套的情況,很可能是心臟的“電路板”,也就是電信號系統出問題了。心臟跳動全靠這套電信號系統來指揮,就好比是生命的節拍器。一旦這個節奏亂了,心臟往外泵血的效率就會大幅下降,供血不足的話,大腦可能馬上就“死機”啦。要是出現莫名其妙的心慌、心悸,特別是還伴有頭暈、眼前發黑的癥狀,那可得千萬小心了。
第三個信號:突然之間大汗淋漓,而且出的還是冷汗。有些人既沒發燒,也沒運動,就突然一身冷汗,后背的衣服都濕透了,這可絕對不是中暑那么簡單。出冷汗其實是交感神經高度亢奮的一種表現,很有可能是心肌缺血、心源性休克在背后搗鬼。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個時候身體就進入了“戰斗或逃跑”模式,全身血管都會收縮,全靠腎上腺素在那硬撐著。要是出冷汗的同時,還伴有胸悶、惡心、渾身沒力氣的癥狀,那十有八九是有大問題了。
第四個信號:突然發生劇烈頭痛,就好像腦袋被大錘子狠狠砸了一下似的。這可不是平常那種普通的偏頭痛,而是那種你“這輩子從來沒體驗過的最嚴重頭痛”。這時候可得小心腦血管破裂了,像腦動脈瘤破裂、蛛網膜下腔出血這些情況。這就好比家里的水管,突然“嘭”的一下爆了,一個血泡炸開,壓力瞬間就飆升上去了,咱這大腦哪能受得了啊。一旦頭痛得連站都站不穩,那就別想著“忍一忍就過去了”,趕緊叫車去醫院才是正事。
第五個信號:肢體突然變得無力或者麻木,特別是單側的情況。比如說,一只手突然就抬不起來了,或者嘴也歪了,說話還含糊不清。這時候可千萬別不當回事兒,覺得是“落枕了”或者“只是被中風嚇了一跳”,這很可能是腦卒中的前兆。要知道,一旦腦部供血受到阻礙,神經信號的傳遞就全亂套了,身體的動作和語言系統馬上就會出故障。從生物學上講,就像是神經遞質突然“斷了電”,細胞就跟斷了網一樣,全都“罷工”不干了。出現這種情況,那可是分秒必爭啊,千萬別在那兒等著“緩一緩”。
第六個信號:突然感覺呼吸困難,就好像胸口被什么重物壓著,怎么都喘不上氣來。這可不是跑步跑累了那種喘,而是哪怕你就安靜地坐著,也覺得喘得厲害,甚至感覺“這空氣都不夠用了”。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肺栓塞、心源性哮喘這些毛病在搗亂。從化學的角度看,就是身體里氧氣的運輸過程受到了阻礙,咱這身體就像在“缺氧的高原”上掙扎一樣。特別是本身就有一些基礎病,又出現這種情況的,那就更得提高警惕了。
第七個信號:突然出現意識模糊、暈厥或者短暫失憶。走著走著,突然腦袋就“嗡”的一下,整個人都懵了,甚至直接就暈倒在地,過好幾分鐘才緩過神來。好多人一遇到這種情況,就以為是“低血糖”了,或者覺得就是太累了。其實啊,這種癥狀常常和心律失常、腦供血不足有關系。特別是老年人,一旦出現意識模糊的情況,那就是身體在發出緊急求救信號啦。
這 7 個信號,說白了就是身體在使勁兒給咱們拉警報呢,這可不是在“嚇唬人”,而是一本實實在在的“保命手冊”啊。大家可千萬別覺得自己“身體硬朗得很,啥事都沒有”。猝死這事兒,可不管你是誰,只看你有沒有及時發現這些危險的征兆。
現在問題來了,為啥有這么多明顯的信號擺在這兒,大家還是不當回事兒呢?一方面啊,就是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得太少了,啥都不懂;另一方面呢,就是大家老是“習慣性忽視”這些身體發出的信號。
好多人對身體出現的不適感覺特別遲鈍,總是覺得“忍一忍,說不定就過去了”。可實際上呢,你能忍得了一時,可忍不了一輩子啊,真等出了大事兒,那就來不及了。
還有些人覺得自己“天天都鍛煉,身體素質好得很,怎么可能出事呢?”可你光鍛煉,但是睡眠不好、壓力大得要死、飲食也亂七八糟,還抽煙喝酒啥都來,這些不好的因素加在一起,就算你底子再好,那身體也扛不住啊。
心理學研究發現,要是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下,交感神經就會一直處于亢奮狀態,心率和血壓也會長期居高不下,這心臟就好比一直被人揪著干活,時間長了,遲早要“罷工”不干啦。
更別說那些不吃早飯、熬夜追劇、一日三餐全靠外賣、還暴飲暴食的生活方式了,這簡直就是在給猝死創造機會,主動把刀子遞給人家啊。
從生理學上講,咱人體自身是有一套“節律系統”的,你把作息時間搞得亂七八糟,那激素分泌也跟著亂套,血壓、血糖也都不穩定了,最后身體肯定得“鬧脾氣”,各種毛病都找上門來。
真正的健康可不是說你跑得多快,跳得多高,而是要“活得穩穩當當”。想要遠離猝死,光靠那點“意志力”可沒什么用,得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方式,動真格的才行。
得做到規律作息、飲食均衡、合理運動,還要保持情緒穩定,這四個方面就像四個輪子一樣,少了哪一個都不行,只有這樣,身體才能健健康康的。
我再強調一遍啊,那 7 個猝死前的預警信號,大家可一定要記在心里。要是記不住那么多,就記住一句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