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從2025年9月1日起,電動車新國標標準將正式實施,除了該標準以外,內蒙古、廣州等地也有新規實施,而且對電動車的管理更為嚴格,如果出現進電梯、不帶頭盔等違規行為,直接進行罰款,一起來了解一下。
9月1日起,新國標標準有重大調整
2019年電動車新國標標準正式實施,已經過了6年時間,為了讓電動車更加便利,保障車主出行的安全,2025年新國標標準重新修訂,并且明確該標準9月1日起正式實施,主要有這三大變化。
取消強制腳蹬子要求
在原來的國標標準中,要求電動車必須配備腳蹬子,這一倍受爭議的條款終于被刪除,由于腳蹬子實際騎行中利用率低、而且還會影響操控等現實問題,9月1日實施的新國標標準中,明確腳蹬子不再是強制性要求。
提升防火阻燃性能
新標準對電池倉、充電器外殼等關鍵部位提出了更高阻燃要求。這是對近年來頻發的電動車火災事故的針對性回應,背后是消防部門提供的觸目驚心的火災傷亡數據支撐。
電氣安全與防篡改升級
新國標對線路防護、電壓限制等作出更嚴格規定,并強化了防非法改裝(尤其是調速)的技術要求,改裝電動車或將成為過去。
電動車限制時速再次成為熱議的重點
新國標標準實施以后,對電動車的配置做了重大調整,使電動車變得更實用、更安全。不過電動車仍然限制時速再次成為熱議的重點。
電動車最高時速仍然維持25km/h不變,用戶反映該速度影響通勤效率,尤其是大城市的中長距離出行者,嚴重阻礙了出行。
限速的原因,可能會加劇電動車的非法改裝,很多維修點暗藏解速服務,目前已經形成了灰色產業鏈,不僅會逃避監管,而且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隨著解除速度限制技術的發展,解速隱蔽性越來越強,很難精準識別并對其進行有效處罰,對交管部門的執法資源與技術能力構成巨大的挑戰,實際管理效果甚微。
地方性新規對電動車進行精細化管理
除了全國性的新規以外,也有多個地方性的新規實施,主要有兩地,分別是內蒙古與廣州。
內蒙古電動車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9月1日起,內蒙古正式實施電動車管理條例,明確為非標電動車設置5年過渡期,過渡期的結束時間為2030年9月,避免政策一刀切,引發社會矛盾。
另外對電動車的上路也提出了明確的規范標準,要求佩戴頭盔、禁止逆向行駛、酒后駕駛等等,同時領取解了處罰標準,提升法規威懾力。
同時重點強調電動車禁止進樓入戶,禁止進入電梯,更不允許上樓充電,而且要求小區配靠充電設施,方便廣大車主充電。
廣州將發布專用號牌
從9月1日起,廣州市電動車號牌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本次明確了多個民生服務行業電動車要安裝專用號牌。
專用號牌為黃底黑字,需要安裝在快遞、外賣、衛生、郵政等等服務行業,可以實現車輛身份精準識別,同時還為下一步規范民生行業的服務運轉效率提供便利。
總結
從9月1日起,具有全國性的電動車管理新規實施,所有新生產的電動自行車必須符合最新的新國標標準,這類車輛有三大調整,不過仍然維持了限速的要求,受到了很多車主的熱議。另外也有地方性的新規實施,包括內蒙古管理條例與廣州的專用號牌。
那么,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