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參議院一場16小時的“人工朗讀大秀”后,“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以51票贊成、50票反對驚險通過。這場立法鬧劇暴露了兩黨對立,也撕下了特朗普“政治豪賭”的偽裝——他揮刀砍向昔日盟友馬斯克,后者預言法案將“摧毀數百萬崗位”,讓美國債務危機加劇。
法案本質:減稅、砍福利與軍工狂歡的“三重割裂”
特朗普包裝的“減稅升級”法案,實則是其2024選戰籌碼。核心條款矛盾重重:既延長2017年企業及個人減稅政策,取消小費和加班工資納稅,將債務上限提高5萬億美元(參議院版本),國債破41萬億美元;又大幅削減醫療保險和營養補助,預計到2034年近1200萬美國人失保,食品券預算縮水超30%。同時,取消拜登《通脹削減法案》中電動車、太陽能稅收抵免,特斯拉等企業補貼提前終止;卻新增1500億美元國防預算,250億注入“金穹”反導系統。
特朗普(資料圖)
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參議院版本法案將在2025-2034年使美國赤字增加近3.3萬億美元,遠超眾議院版本。民主黨參議員伯尼·桑德斯怒斥這是“給億萬富豪的禮物”,特朗普卻為迎合極右翼票倉,不惜以財政赤字為代價。
通過過程:黨爭白熱化,程序成“權力肉搏”
法案通過過程凸顯兩黨極端對立。民主黨參議員查克·舒默利用制度漏洞,要求全文朗讀940頁法案并逐條核對,將程序性阻撓升級為“儀式性羞辱”。共和黨內部也因法案分裂,保守派大佬蘭德·保羅、湯姆·蒂利斯公開反對,蒂利斯更在6月28日程序性投票中投反對票,致法案僅以51:49險勝,并當場宣布放棄2026年參選資格。
特朗普為將法案定為“7月4日獨立日獻禮”不斷施壓,但參議院大幅修改法案激怒眾議院至少6名共和黨議員,法案需回眾議院二次表決,“7月4日簽署儀式”恐難實現。不過,其支持者仍可能推動法案落地,畢竟對特朗普來說,法案爭議性越強,越能成為選戰籌碼。
馬斯克(資料圖)
特朗普與馬斯克決裂:從“金主”到“敵人”的反轉
最戲劇性的沖突在特朗普與馬斯克之間。曾獲特朗普贈白宮金鑰匙、執掌“政府效率部”(DOGE)并裁撤26萬公務員的馬斯克,如今公開炮轟法案是“豬黨債務狂歡”,預言其將“摧毀數百萬崗位,讓中國清潔能源領先美國”。6月28日,馬斯克發文警告法案將使特斯拉失去稅收抵免,市場份額萎縮,呼吁美國人阻止立法。
特朗普回應冷酷。面對“是否驅逐馬斯克”的提問,他譏諷:“他得考慮考慮,可能不得不用DOGE來對付馬斯克。”更致命的是,特朗普政府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政策,打擊特斯拉業務;還威脅將SpaceX的NASA合同轉給波音。曾經的“盟友”徹底反目,折射出特朗普為選票犧牲利益的算計。
白宮(資料圖)
社會撕裂:民意反對、金主反水與媒體怒斥
法案引發美國社會全方位抵制。昆尼皮亞克大學6月民調顯示,53%選民反對(獨立選民反對率57%),僅27%支持;共和黨內部支持率僅67%。馬斯克等共和黨金主公開反對,讓特朗普失去重要財團支持。
媒體也毫不留情。CNN逐條駁斥特朗普“不砍醫保”的謊言,獨立預算分析師斥責其“68%稅負崩盤”預測“脫離現實”。佛蒙特州參議員伯尼·桑德斯怒斥法案“劫貧濟富”,密歇根州參議員加里·彼得斯稱其“魯莽且不負責任”。
結局預測:“大而美”終成“制度怪胎”
盡管阻力重重,“大而美”法案大概率通過——不是因其合理,而是特朗普的選票、話語權與“黏著力”。其支持者即便知曉危害,仍愿為“連任戰旗”買單。正如美國杜克大學教授安娜·西斯拉克所言:“財政赤字、美元貶值等問題讓美元霸權搖搖欲墜。”
這份法案本質是特朗普為連任打造的“高風險政治籌碼”,無法解決美國結構性矛盾,反而會加劇貧富分化、激化黨爭,成為美式民主“制度失靈”的例證。當國會成“喜劇現場”,國家預算成“宮斗劇本”,所謂“大而美”不過是特朗普的政治豪賭——賭上美國未來,收割自己選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