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志鋒 通訊員 孫博 張學兵
黃某與張某相鄰權糾紛一案,承載著兩家長達數年的積怨與糾葛。多年來,雙方矛盾不斷激化,經多輪調解均以失敗告終,最終不得不對簿公堂。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責令被執行人張某恢復原狀的判決,但判決生效后,案件執行卻面臨重重困難……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安定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先后四次組織雙方進行執行和解,耐心細致地勸說被執行人及時履行義務。然而,由于時間久遠,原本就復雜的糾紛變得更加棘手,恢復原狀的難度遠超預期。執行干警們多次深入現場走訪調查,歷經多輪執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原狀”恢復,但由于當事人雙方“標準”不盡統一,故而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執行工作陷入僵局,進度異常緩慢。
法律的生命在于執行,而在處理鄰里糾紛時,善意文明執行、妥善化解矛盾才是最佳途徑。為打破僵局,推進執行工作,安定區人民法院發函邀請李家堡鎮人民政府協助執行。鎮政府積極響應,迅速派出人大代表、政府工作人員,并聯系雙方所在地村委會工作人員共同參與執行工作。
執行當天,正值休息日,執行法官帶領執行干警早早來到現場。面對當事人的對立情緒和依舊存在的分歧,執行法官深知,單純的說理可能難以解開這多年的心結。于是,他們放下材料,拿起镢頭、鐵鍬,化身“勞動者”,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起,頂著烈日,一镢頭、一鐵鍬地開始勞作。汗水濕透了衣衫,手上也磨出了水泡,但他們沒有絲毫怨言。
在勞作過程中,執行法官還不忘當起“勸和者”,一邊干活,一邊耐心地與雙方當事人溝通,用樸實的話語、真摯的情感,從鄰里情誼、長遠相處等角度進行勸解。漸漸地,當事人緊繃的情緒開始緩和,臉上的不滿也逐漸被感動所取代。
經過5個多小時不間斷的努力,道路終于被疏通平整,埋藏物被徹底清除,黃某的房子再也不用擔心被雨水沖灌。而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鏟一鋤的勞作中,兩家長久以來的積怨也隨之消散,多年的心結終于被解開。
生效判決讓法律的公平正義變得實實在在,而這起案件的妥善化解,更是給百姓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在整個執行過程中,安定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始終堅守執行規范,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司法為民的初心和使命。他們放棄休息時間,不畏艱辛,只為了讓法律文書落到實處,讓百姓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當看到當事人雙方握手言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時,執行干警們疲憊的臉上也綻放出欣慰的笑容。這一刻,陽光灑在平整的道路上,溫暖也流淌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這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執行,更是一次法院執行干警用真心換真情、用行動解民憂的生動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