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拒簽上合聲明,正中普京下懷?中方準備另起爐灶,重新“定大局”。
日前,上合組織防長會議如期召開,多國防長齊聚中國。然而,好不容易趕來的印度防長,卻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根據印度媒體報道,由于不滿聯合聲明中涉及反恐方面的條款,印度拒絕簽字。而隨著印度的反對,聯合聲明最終也沒能落地,嚴重影響了相關的議程往下推行。
遙想當年,是俄羅斯的力薦,才讓印度在上合擁有一席之地。如今的印度反倒成為了最大阻礙之一。有分析認為,當下印度公開“唱反骨”的做法,剛好合了俄羅斯的意,主要滿足了兩個戰略目的:首先,制衡中國的影響力,特別是在中亞這一塊,避免俄羅斯的話語權受到影響。
其次,拉長對抗西方的“戰線”。長期以來,為了應對北約不斷地東擴,俄羅斯也在不斷地拉幫結派,甚至屢次想將上合組織的性質改變,升級為“軍事聯盟”。印度作為關鍵一環,俄羅斯對其非常重視。然而對于此事,中國并不同意。因此,沒有了實質軍事意義的上合組織,俄羅斯自然也就“看不太上”了。
多年以來,印度在“上合”搗亂,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從中方提出的經濟框架,到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協議,甚至連上合譴責以色列的聯合聲明,印度方面都要“標新立異”,和其他成員國反著來。
印度每一次都出來“搗亂”,必然很反常。但是從現實情況看,印度的頻繁攪局非但沒有達到理想效果,反而使中亞五國加速了“向東看”的速度,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俄羅斯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進一步被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印度一次又一次上合成員國的利益,讓所有國家失望,中方決定“再起爐灶”,這次不帶上印度。據悉,中巴兩國正在制定計劃,欲建立一個新的區域組織。根據相關消息,對于此事的討論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雙方一致認為此事非常緊迫,需要加速南亞區域一體化進程。
實際上,南亞國家為了實現“一體化”,曾經也作出了不小的努力,比如在1985年建立“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以此來抗衡如今的東盟。然而,一直標榜自己是“南亞老大”的印度,卻三番五次“光吃飯不干活”,只想著利用該機構牟利,卻沒有想著如何團結內部,還大搞分裂,企圖將巴基斯坦“掃地出門”。該組織成立40年來,可以說舉步維艱。就注意點而言,印度作為南亞大國,根本就沒有能力來帶領南亞大陸。
對于印度的鄰國來說,曾經忌憚印度的“實力”,只能忍氣吞聲接受印度的“安排”。然而隨著印巴空戰,以及中國的深入參與,印度的“真實面目”終于得到揭露。
目前來看,中巴孟三國機制必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吸引更多國家加入。對于印度來說,其終有一天要承認,印度不可能永遠在南亞“一家獨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