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后我又去援助,對她們進行了術后隨訪,愈后情況都還不錯。”陶靜翻出手機里和青海患者們的合照笑著說。
去年冬天,南醫大四附院的醫療團隊前往青海進行義診幫扶活動,將十位需要手術治療的當地居民帶回南京。今年,陶靜再次到當地援助,患者們的笑臉讓她放下心來。
讓“沉默的疾病”不再“沉默”
陶靜是南醫大四附院大外科副主任,有豐富的甲狀腺、乳腺疾病診療經驗,20余年的臨床和研究經歷讓她感受到“沉默的疾病”的危害。
“甲狀腺、乳腺疾病是‘沉默的疾病’,表面上看不出來什么癥狀,如果不主動去篩查,等患者自己發現癥狀再去就診的話,往往就比較晚了,很容易延誤病情。”陶靜說。
自2023年起,她就積極投身東西部協作與對口支援青海、甘肅及西藏工作,多次赴青海大通、湟源、海東,甘肅靜寧、隴南,西藏那曲及貴州安順等地開展甲狀腺、乳腺疾病篩查工作,單次篩查量達2000余人次。
從平原來到青海的高海拔地區,加上篩查任務重,陶靜和其他同行的醫生們都使上了氧氣瓶,邊吸氧邊進行體檢工作。
“體檢結果不佳、需要手術的患者最后也都到了我們醫院來治療。”陶靜回憶自己曾經的一名患者張女士。張女士是當地一名年輕的醫務工作者,患有胸部結節,在陶靜的建議下來到南醫大四附院做了乳腺癌保乳、保腋手術。
“這里的醫療條件很好,服務很溫暖。”張國麗笑著說,不久后她便康復出院,回到了家鄉。
再次來到當地支援,陶靜對張女士以及其他手術患者進行了隨訪,術后恢復情況都很良好。“既然我們有這個條件,就多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幫助更多的患者。”陶靜說道。
創新技術,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深耕專業領域,陶靜也努力尋求創新,打破技術瓶頸,2024年,她開展了新區首例腔鏡下乳腺癌I期重建、腔鏡下甲癌根治術。
33歲的吳女士發現自己的乳房上長了個腫塊,來到南醫大四附院甲乳外科門診就診,經過檢查,確診浸潤性乳腺癌,團隊給她制定了新輔助治療方案,陶靜提出使用微創的手術方式,在保乳的同時達到良好的手術效果。
但是出于對癌癥的恐懼,吳女士認為只有全部切除乳房才能痊愈,堅持想要全部切除。陶靜耐心安撫吳女士,向她解釋手術如何操作。
“作為醫生,我很清楚一個健全的器官對患者來說有多重要。對乳腺疾病我們的治療理念是‘四保’,也就是保生命、保功能、保美麗、護隱私。”陶靜說,微創的手術方式既能保證美觀,縮短手術路徑、減少創傷,也有利于患者盡快痊愈,減輕心理負擔。
隨著治療過程中腫塊逐漸縮小,吳女士的治療信心逐漸增強,也更信任陶靜。最終,陶靜為其進行了經腋單孔腔鏡下乳癌根治+1期假體重建手術,既保證了腫瘤治療的安全性,也保留了完好的乳房外觀。
“陶主任,謝謝您!”吳女士發自內心地向陶靜道謝。
就在前不久,陶靜獲得了南京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爭當示范引領”先進個人稱號,在她看來,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人文關懷的升華。
“患者們經常會感謝我,其實我應該感謝患者,他們把生命托付給我們,這份理解與信任比任何榮譽都重,也讓我從醫生這份職業獲得了價值感和成就感。”陶靜說道。
素材來源 | 衛生健康和民政局、南醫大四附院
文 | 秦思
發布 | 徐雅瑩、吳小榮
審核 | 王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