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胃腸道(GI)癌癥,包括肝癌、胃癌、胰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以及最為常見的結直腸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最新統計數據,這些癌癥約占所有癌癥診斷病例的 24.6%,占癌癥死亡病例的 34.2%。
在全球范圍內,結直腸癌(CRC)在所有癌癥的發病率中排名第三,在癌癥相關死亡率中排名第二,而胰腺癌盡管發病率較低,但死亡率卻是最高的。盡管存在如此沉重的負擔,但有效的篩查策略主要局限于結直腸癌、胃癌和食管癌,這導致許多病例在晚期才被診斷出來,此時往往已無治愈的可能。此外,近 50% 在早期階段被診斷出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疾病復發,這導致了總體預后不佳。盡管外科手術干預和術后放化療降低了死亡率,但不良反應和耐藥性仍是重大挑戰。免疫療法已成為一種頗具前景的治療手段,但目前其療效僅限于一小部分患者,這凸顯了在胃腸道癌癥中尋找更優的治療靶點、開發新療法的迫切需求。
2025 年 7 月 1 日,邁威生物(Mabwell)桂勛博士等 在 Ce ll 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發表了題為 : Overcoming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with a CDH17-targeted ADC conjugated to a DNA topoisomerase inhibitor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偶聯了 DNA 拓撲異構酶抑制劑MF-6 的 CDH-17 靶向的 ADC 藥物——7MW4911,在小鼠模型中展現了多重耐藥的胃腸道腫瘤的良好的治療效果,并在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中展現了 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和安全性。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證明了CDH17在胃腸道癌癥中高度表達,在結直腸癌的臨床樣本中幾乎 100% 表達,在其他胃腸道癌癥中表達率也高達 23%-88%,高表達與腫瘤進展、轉移及臨床預后不良密切相關,且在正常組織中低表達,因此成為胃腸道癌癥治療干預的理想靶點。
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抗 CDH17 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命名為——7MW4911,其采用了邁威生物專有的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MF-6(Topi MF-6)有效載荷,通過可裂解 Linker 的連接,7MW4911 實現了 4 個 MF-6 與一個抗體偶聯的均一偶聯比,旨在解決胃腸道癌癥中的多藥耐藥性。
臨床前評估顯示,7MW4911 在多種胃腸道癌癥的細胞系來源異種移植(CDX)模型和患者來源異種移植(PDX)模型中,具有強大的腫瘤殺傷活性和顯著的抑制腫瘤生長作用,并在非人靈長類動物(NHP)研究中觀察到了良好的藥代動力學(PK)和安全性特征。
具體來說,7MW4911 對表達 CDH17 的癌細胞表現出高特異性,并在體外顯示出強大的細胞毒性作用。在 CDX 和 PDX 臨床前小鼠模型中,7MW4911 實現了 71%-99% 的腫瘤生長抑制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多重藥耐藥模型中,7MW4911 的表現優于基于 MMAE 和 DXd 的 ADC 藥物,突顯了 7MW4911 對耐藥性癌癥表型的有效性。
此外,7MW4911 在食蟹猴體內表現出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其最高非嚴重毒性劑量(HNSTD)超過 20 毫克/千克體重,這突顯了其良好的安全性。
總的來說,這些實驗結果共同表明了 7MW4911 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候選藥物,能夠改善胃腸道癌癥的治療效果。對 7MW4911 持續進行的評估將為其療效和安全性提供重要見解,有望為其在胃腸道癌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鋪平道路。
論文鏈接: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medicine/fulltext/S2666-3791(25)00286-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