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宿州市蕭縣縣委社會工作部以民為本,創新思路,積極探索“黨建領事、禮讓和事、群眾說事、多元解事、網格管事、群力防事”基層治理新路徑,通過常態化調研深挖村(社區)特色經驗做法,凝練推廣,引導運用,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傾心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縣域社會治理“幸福畫卷”。
蕭縣馬井鎮王樓村在開展“群眾說事”活動中,家門口“堵水”“積水”問題成為村民反映的焦點,30余戶村民因此產生鄰里糾紛,衍生出多起信訪事項,成為影響村莊和諧發展的突出矛盾。
針對這一治理難題,王樓村“兩委”堅持問題導向,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商會,研究解決方案。經充分討論,決定改變傳統道路建設模式,探索建立群眾全過程參與機制,推動村民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道路建設的參與者、決策者和監督者,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王樓村此次道路建設創新采用“群眾自下而上申請”機制。項目實施前,由村民代表逐戶征求意見,確保方案獲得全體相關村民認可。在規劃設計環節,組織村民代表召開專題會議,圍繞排水系統、路面坡度等關鍵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將群眾意見全面融入建設方案。通過建立群眾全過程參與機制,既有效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又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了矛盾糾紛。
“這次道路建設充分尊重群眾意見,排水設計、路面坡度等都符合實際需求。在方案討論過程中,原本存在矛盾的鄰居也主動溝通協商,鄰里關系得到明顯改善。”村民王緒奎對道路建設,有很深的感受,對群眾積極參與感到欣慰和高興。
王樓村通過創新群眾參與模式,不僅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道路積水問題,更探索出一條基層治理新路徑。在群眾全過程參與道路建設過程中,累計化解鄰里糾紛30余起,推動9件信訪積案實質性化解。這種從“旁觀者”到“主人翁”的角色轉變,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為基層治理注入強大動能。
下一步,蕭縣縣委社會工作部將以王樓村群眾參與道路建設的成功經驗為樣板,在全縣范圍積極推廣,引導更多村(社區)借鑒運用,更好地聚焦群眾實際需求, 拓展治理路徑,化解矛盾糾紛,凝聚發展新動能,不斷深化推進基層治理創新實踐,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王圣杰 李蘭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