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朝鮮半島,戰爭在繼續,和平談判也在繼續。
談判桌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全然落在下風,他們妄圖用一場戰役的勝利來換取談判的籌碼,從而在戰俘交換問題上取得主動權。
同年10月,上甘嶺戰役爆發,美軍在第二師師長范弗利特的指揮下對我軍五圣山陣地前的兩處高地發動全面進攻。
我15軍下轄的45師奉命駐守此地,師長崔建功和他指揮的45師成為了整個戰役的焦點。
戰役就在美軍的火炮聲中拉開了序幕。美軍這次戰役投入了六萬余兵力,加上地空火炮,敵人的火力十分猛烈。
我軍一開始在敵軍的猛攻下吃虧不小。
后來45師在師長崔建功的帶領下,堅持坑道戰術,充分發揮我志愿軍將士的能動性。
擊退了敵軍 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最終殺傷了美軍的有生力量,為整個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15軍軍長秦基偉稱崔建功“寸土不讓,揚我軍威。”誰能想到,如此一員猛將,在17年前卻是我軍俘虜?
1915年,崔建功出生于河北大名縣的一個貧苦家庭,小時候家里吃不上飯,他就決定出去打拼。
結果工作找不到,而且沒有棲身之處,正好趕上當時東北軍募兵,于是便加入了東北軍109師。
說起109師師長的“大名”,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著名的“打仗不行,草包一個”,草包師長牛元峰說的就是他。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成功到陜北根據地,與當地軍民會師,并成功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
蔣介石聽聞這個消息十分震驚,急忙命令他所謂西北軍總司令部加上東北軍的五個師組成一部,企圖封鎖我軍的革命路線,并打擊我有生力量。
說巧不巧,這五個師里,就有崔建功所在的第109師。
1935年11月,著名的直羅鎮戰役打響了,由于我軍準備充分,敵軍怯戰,戰斗一開始,就有不少敵軍選擇向我紅軍戰士投降。
崔建功素來看不慣蔣匪軍兵痞的所作所為,早就聽聞紅軍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
于是,直接向我軍隊投降,成為工農紅軍的一員,直羅鎮戰役最后以我軍大獲全勝,敵匪首師長牛元峰自殺告終。
1936年,崔建功加入中國共產黨,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后,崔建功積極學習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學習先進的共產建設理論,投入到抗日戰爭的第一線去。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內,崔建功認識了自己未來的老上司---秦基偉將軍。
崔建功同志積極奔走于抗日戰爭前線,不斷學習先進戰術經驗,為日后成為我軍中堅力量打好了軍事基礎。
1945年,邯鄲戰役爆發,負責指揮整個戰役的分軍區司令員張廷發負傷,無力指揮。
崔建功果斷對司令員說道:司令員你放心養傷,有我崔建功在,不會讓敵人跨過防線一步。
崔建功就這樣擔起了整個戰役防線的指揮權。
崔建功仔細觀察敵人火力缺口,以優勢兵力阻止敵人進攻,我軍官兵以極大的意志堅守陣地兩天兩夜,最后成功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由于戰爭中的出色表現,他被任命為晉冀魯豫九縱隊二十七旅旅長。
晉級魯豫九縱隊的司令員便是他昔年結識的秦基偉,九縱隊直屬陳賡謝富治領導。
直至1949年部隊編號調整,原中原野戰軍九縱隊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軍,秦基偉任軍長,谷景生任政委。而崔建功的第27旅也擴編為第45師。
朝鮮戰爭爆發后,崔建功主動請纓入朝作戰,軍委深知崔建功同志英勇善戰,便欣然同意,把他調往河北進駐以準備二次入朝。
入駐期間,崔建功多次主動詢問戰爭情況,并在指揮部進行軍事演練 ,為日后的作戰打好基礎。
1951年3月。崔建功如愿以償的率領45師隨老上司秦基偉一起入朝作戰。
入朝以后,崔建功的45師屢建奇功,其麾下的133團在高地作戰時敢打敢沖。
成功用高炮和機槍擊落敵機三架,受到了軍委的表揚。
1952年,由于美國在朝鮮戰爭中深入泥潭,美國此時也正值總統換屆的選舉時期。
美國人民舉行了大規模的反戰游行和示威,加上在戰爭談判上的劣勢,美國國會焦頭爛額,疲于奔命。
他們最終決定要在朝鮮半島上打出一個大勝利來轉移國內矛盾,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上甘嶺戰役爆發了。
負責上甘嶺地區防御工作的秦基偉把45師師長崔建功叫到了他的指揮所。
“我不管情況有多么困難,任務有多么艱巨,你崔建功都一定要守住五圣山,陣地沒了,軍法從事。”
崔建功深知五圣山及周邊高地的重要性,眼看老上司下了死命令,他嚴肅道:“請首長放心,人在陣地在!只要我45師還有一個兵,陣地就還在我們手上!”
五圣山的南面有兩處高地,李奇微的注意力同樣放在這里,他命令范弗利特集中優勢火炮對這兩處高地進行瘋狂轟炸。
空中咆哮的飛機和牽引火炮幾乎每一秒都在這兩個小小的山頭上傾瀉著火力。
我軍地表防御陣地幾乎被消耗殆盡,45師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守住了高地。
但是45師顯然低估了敵軍對上甘嶺戰役的重視程度。
沒過幾天,敵軍糾集數百門大炮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向地表陣地傾瀉了幾十萬發炮彈,并且以大規模的營級沖鋒向我軍陣地發起了進攻。
面對這種狂轟濫炸,45師果斷放棄硬碰硬,崔建功指揮45師部隊轉入坑道與敵軍周旋。
這種聰明的戰斗方式讓敵軍防不勝防,他們往往在即將接近我軍陣地時被我軍殲滅。
到了晚上,崔建功指揮擁有夜戰優勢的志愿軍同志們向敵軍發起反沖鋒,成功打亂了敵人的陣腳,讓敵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白天,崔建功下令堅守坑道,45師在極度缺水缺糧的情況下依靠極大的意志力頑強戰斗,沒讓敵軍前進一步。
在上甘嶺22個艱苦的戰斗日夜里,崔建功沉著冷靜,指揮45師與敵軍英勇搏斗。
熬不住了就在戰斗指揮室里將就一會,每當起來時,就會立刻把一個個命令準確的下發到下級部門。
戰役結束后,秦基偉感慨道“沒有45師,高地是守不下來的,全軍都應該向45師學習,崔師長無愧建功立業為人民。”
崔建功回國后,被評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榮獲少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