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伊朗《呼羅珊報》和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伊朗在12日戰爭空防實力受挫后,急于補強空軍機隊,采購殲-10CE需求恐達400架。
自 6 月 13 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代號為 “崛起的雄獅” 的大規模空襲行動以來,伊朗在這場軍事沖突中暴露出諸多國防短板。其中,空軍力量的薄弱成為伊朗在應對以色列空中打擊時的一大掣肘。沖突中,以色列空軍憑借先進的戰機和作戰體系,對伊朗境內的軍事和民用目標發動了廣泛攻擊,而伊朗空軍現役主力戰機多為上世紀 70 年代前引進的機型,如美制 F-14 “雄貓”、F-4 “鬼怪” 和 F-5 “虎” 式戰斗機,這些戰機不僅機齡老化,且在面對以色列先進的 F-35I 隱身戰斗機、F-15 和 F-16 改進型戰機時,在隱身性能、航電系統、超視距打擊能力上均處于劣勢。
俄媒稱,早在2015年,伊中雙方曾接近簽約購買150架殲-10C,但因付款方式談不攏而破局。 2020年聯合對?武器禁令解除后,談判一度重啟,最終也因同樣原因中斷。現在,伊朗重啟采購殲-10CE,極有可能成為這個國家在軍事戰略層面自我救贖的第一步。據《生意人報》報道,談判現在已經從 150 架縮減到更適中的36架,這反映了伊朗的財政拮據和中國對大規模武器出口的謹慎態度。
從制空作戰能力來看,殲 - 10C 裝備的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比伊朗現役戰機的雷達系統,探測距離更遠、多目標跟蹤和抗干擾能力更強。在與以色列空軍可能的空戰中,能夠先敵發現目標,為伊朗空軍贏得空戰主動權。例如,在超視距空戰中,殲 - 10C 可憑借雷達優勢,率先發現以色列的 F-15、F-16 戰機,并發射中遠距空戰用的 PL-15 主動雷達制導導彈進行攻擊,該導彈射程據稱達到 200 公里級別,大大增加了伊朗空軍在空戰中的攻擊范圍。
從以色列對伊朗空襲的戰術組織來看,其F-35等戰機遠道而來,只要伊朗配備20多架現代化的戰斗機,從本土起飛實施攔截。以色列戰斗機將失去攜帶重型炸彈從容轟炸的機會,就算雙方進行空戰,殲-10CE在地空雷達的幫助下,有足夠按著力對擴F-15,甚至與F35I一較高下。可以說,哪怕伊朗擁有幾架殲-10CE,也足以改變整個國家的防空實力。不可能發生德黑蘭被F-35大白天從容轟炸,核設施被美軍B-2定點清除這樣的事。
此外,殲 - 10C 的引進對于伊朗空軍作戰體系的完善也具有重要意義。伊朗現有的防空網絡雖然擁有多種防空導彈,包括冷戰時的蘇系老式導彈、較先進的俄制 S-300 防空系統以及多型國產防空導彈,但在與空軍戰機的協同作戰上存在不足。殲 - 10C 裝備了先進的數據鏈系統,如果能夠與伊朗現有的地面防空雷達等實現信息共享,形成更為高效的作戰體系。當以色列戰機來襲時,地面防空雷達發現目標后,可通過數據鏈將目標信息實時傳遞給殲 - 10C,殲 - 10C 則可根據這些信息迅速做出反應,進行攔截作戰,大大提高伊朗防空作戰的效率。
在經歷了與以色列的沖突后,伊朗需要深刻認識到自身在空軍力量上的不足,下定決心引放殲 - 10C 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一局面。當然,中國會不會給伊朗出口殲-10CE,可能也是有著相當復雜的地緣政治考量。特別是中國與廣大阿拉伯國家的關系相當好,而這些國家現有的空中力量都無法對抗殲-10CE,這樣的軍售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杠桿效應,需要我們謹慎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