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學姐的口袋”,了解更多內容
文稿 | 學姐的口袋
視頻 | 學姐的口袋
01
人在做,天在看。
6月19日,廣西桂林發布了一個《事業單位招聘人選名單》。
考生蘇某某以筆試成績199.5分、面試成績84.30分的成績,成功上岸。
他報考的鎮便民服務中心,只招1人。
眼看就要端上“鐵飯碗”。
02
6月29日,就有網友舉報:
這個蘇某某,就是“華中農業大學虐貓事件”的當事人。
很快,“虐貓犯成功上岸事業編”的詞條,引發了很大輿論。
7月1日,央視也發話了:虐貓考生被取消招聘資格。
看到這里,無數網友直呼大快人心。
但也有一部分網友疑惑不解:
“又沒違法,憑啥不讓上”
“我覺得沒什么問題,誰年輕的時候沒犯過錯?”
03
但當我們隨著時間線,回溯過往,才知道蘇某某在華中農大的真實面目。
時間倒回到2024年10月,華中農大的流浪貓,集體“離奇失蹤”。
當時,多名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帖稱,校園內10余只流浪貓接連死亡,疑似有人投毒。
他們日常照顧的流浪貓,一只又一只的消失,甚至以非常恐怖的方式死亡。
并且,小貓的尸體,被折成“大”字形,被故意扔在女生宿舍門口。
后來學校一調查,發現學生蘇某某,曾“將5片人用某類藥物碾成粉末,分次兌水投喂了校內流浪貓。”
導致10多只流浪貓先后死亡。
部分貓尸存在“口腔被灌腐蝕液”“四肢折斷”等,被殘忍虐殺的痕跡。
手段令人膽寒。
04
不止如此,蘇某某虐貓后,還在動物保護群里賊喊捉賊地,通知管理人員“貓狀態異常”。
蘇某某甚至大言不慚地,將這些小貓的照片,作為自己“打野”的戰績進行炫耀。
而當有人問道蘇某某這么做的原因,他的回應是因為睡覺,被貓吵到才做出這種虐貓的行為。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據同校學生曝光,他的朋友圈,處處透露著快感和炫耀。
蘇某某不止毒殺小貓,甚至以虐殺小貓為樂,之后還發在自己的朋友圈,將這種行為當成是一種炫耀的手段。
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時沖動,而是蓄謀已久的殘忍。
后來學校調查確認,給予“嚴重警告”處分,但保留了他的學籍。
就這樣,他順利畢業,參加了事業編考試,還一度以高分通過筆試和面試,眼看就要端上“鐵飯碗”。
05
6月30日,觀察者網發起了投票,其中1.3萬人堅決反對,1600人表示可以接受。
直到桂林市人社局迅速回應:確認其不符合錄用條件,取消錄取。
網友們懸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
06
你說世界上最公平的是什么?
答案也許就是因果。
你看,這事從頭到尾,沒人“搞他”,沒人必須要拉他下水,是他自己,帶著“人性污點”主動敲開了命運的鐵門。
而報應,不偏不倚,剛好在他準備“體面上岸”的時候出現了。
當然,也有一些網友替他說話:
“殺貓犯法了嗎?”
“人家分數高,難道不該給次機會?”
“他只虐了貓,又沒虐人。”
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但別急, 我們可以不談感情,但請講邏輯。
07
第一,虐貓不是“殺貓”。
殺貓,是為了食物?
是意外?
是不得已?
那你可以解釋。
但蘇某某做的是什么?
計劃性毒殺、暴力折磨、朋友圈炫耀。
這明顯不是“殺貓”,這是“享受痛苦”,享受弱者被折磨的過程,甚至享受快感。
08
一個人能從小動物哀嚎中獲得快感,他未來會對人溫柔嗎?
今天他盯著貓,明天他也可能盯上你家小孩、老人、同事, 不是我們“妖魔化”他,而是犯罪心理學里寫得清清楚楚:
許多臭名昭著的罪犯,在青少年時期都有虐殺動物的歷史。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20世紀80年代的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連環殺人犯,在童年和成年后,都對動物表現出殘忍行為。
另外,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顯示,接受調查的性兇殺罪犯,100%都有虐待動物的歷史。
比如:美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戀尸癖、食人者杰弗里·達默,
1978年至1991年間,達默謀殺了17名男性,對尸體進行X侵、肢解,并保留部分尸體作為“紀念品””。
他從小就喜歡虐待動物,曾在罐子里收集昆蟲,肢解被車撞死的動物尸體,還把流浪狗和貓綁在馬路中間,讓它們被車碾死。
美國的笑臉殺手基思·杰斯珀森,
1990年至1995年間,杰斯珀森強奸并勒死了八名婦女。
他從小被父親鼓勵虐待動物,曾用氣槍射殺地鼠、郊狼和兔子,還曾勒死一只貓,并在公園用弓箭射殺狗。
虐待動物行為,也曾一度被視為高危犯罪的預警信號。
因為動物還只是他們暴力欲望的起點。
歷史在一次次提醒我們:不尊重生命的人,沒有底線。
10
第二,他確實沒有犯法,但這并不代表他可以“無所謂”。
法律不是道德的天花板,而是最低線。
不犯法 ≠ 就能當公務員。
你要的是編制,不是免罪卡。
政審怎么寫的?
“政治素質+道德品行+廉潔意識+社會評價”。
請問,虐貓、撒謊、炫耀暴力、被學校處分,這些加起來,不夠“德行不合格”嗎?
你成績好是你厲害,沒人否認;
但你曾經虐貓,并且以此來炫耀,這也是真的。
我們的社會人才挑選標準,難道不能多考慮一點“善良”嗎?
請別忘了,道德是法律的最低標準。
11
第三,那些說“不能否定一個人的全部”的人,我們來看一個現實:
如果你是鎮便民服務中心的主任, 你愿意招一個曾公開虐貓殺貓,還在網上炫耀自己“折斷貓腿”的新同事嗎?
你今天讓他進門,明天群眾舉報、媒體曝光、負面新聞連連,你這鍋你背嗎?
咱別裝糊涂,這不是一個人的命運,這是公共崗位的信任基礎。
正因為公示,就是讓社會監督;
正因為編制崗位代表公信力,所以比誰都更需要干凈的底子。
“你若品行端正,誰也使不了絆子;你若德行有虧,就得承擔后果。”
12
所以,我們可以原諒,但不能縱容;
我們不是要他去坐牢,是不希望他占據,本該由“善良人”才配擁有的崗位。
虐貓不是他的“過去”,那是他內心對“弱小者”的蔑視。
這幾年,網絡上總有一句話:
“我信因果,不信命。”
什么意思?
命是天注定的,因果是你自己種下的。
人做事,天在看。
別小看你每一個“偷偷摸摸”的選擇,它可能就是你命運里,最大的一場翻車。
因為真正能毀掉你未來的,不是別人揭你短,而是你以為沒人,會記得你干過壞事。
文稿 | 學姐的口袋
視頻 | 學姐的口袋
圖片 | 網 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