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沙漠深處,七套薩德系統在伊以沖突硝煙未散時悄然啟動,成為中東安全焦慮最昂貴的注腳。據外網7月3日報道,沙特阿拉伯正式啟動美國制造的薩德導彈防御系統,這是特朗普簽署的150億美元協議的一部分。這筆交易包括7個電池、44個發射器、360個攔截器和先進雷達系統。沙特簽約的時間點異常敏感——距離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伊朗大規模導彈反擊僅過去半個月。
要知道 在6月13日以色列攻擊伊朗之后,沙特王儲薩勒曼在以色列空襲伊朗后第一時間撥通德黑蘭電話,措辭嚴厲譴責以色列“侵略”,高呼“整個伊斯蘭世界要團結支持伊朗”。這一外交姿態延續了2023年3月沙伊和解后的緩和路線,沙特領導人公開呼吁以色列尊重伊朗領土主權。但沙特外交辭令背后藏著戰略焦慮。伊朗導彈打擊以色列時展示的技術能力,讓利雅得夜不能寐。
尤其當伊朗導彈突破以色列防空網后,沙特王室意識到自身石油設施面對同樣威脅時的脆弱性——2019年胡塞武裝對沙特阿美的襲擊曾導致全球石油供應驟減5%以上,這讓沙特怎能不對伊朗的導彈心有余悸呢?而且伊朗官員早已向沙特傳遞明確警告:“如果海灣國家向以色列開放領空,那將是戰爭行為”。更直接的是,伊朗暗示其在伊拉克或也門的盟友,可能在沙特支持以色列時對沙特石油設施發動攻擊。
沙特最終選擇表面譴責以色列、暗中加速部署薩德系統,暴露出遜尼派領袖對什葉派強鄰的深層不信任。即使兩國達成和解,沙特對伊朗導彈能力的恐懼從未消失。那么 提高沙特的反導能力,購買并部署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就成為沙特維護自身安全的籌碼。再加上沙特與美國之間密切的軍事合作,這也讓沙特必然會在對美軍事采購問題上,加大對特朗普的支持力度。
沙特防空體系長期依賴西方裝備,但實戰表現令人失望。美國“愛國者”和歐洲SAMP/T系統應對無人機蜂群時,攔截率僅維持在70%左右,單次攔截成本動輒百萬美元。2025年春末的紅海夜戰中,中國“天穹”激光反無人機系統創造36架來襲無人機全數摧毀的戰績,單次發射成本不到10美元。這場實戰檢驗震動全球防務圈,也讓沙特意識到傳統西方防空體系的局限。
薩德系統本身存在重大技術缺陷。軍事專家張浩指出:其動能攔截本質是“子彈打子彈”,失敗率高;點防御模式難以應對多方向飽和攻擊;造價高昂導致部署數量受限。更關鍵的是薩德系統必須接入美軍全球導彈防御網絡才能發揮完整戰力,這意味著沙特將本國防空命脈交予美國。特別是美軍正加速擴建沙特紅海沿岸的“詹金斯后勤保障基地”,升級油料和彈藥儲存設施,實則已經將沙特更深地綁入美國中東安全體系。
沙特軍購向來“只選貴的”,常年位居全球武器進口前三。2014年甚至超過印度成為世界第一武器買家。這個僅有20萬軍隊的國家,人均軍費投入令百萬大軍的印度望塵莫及。沙特同時向中美示好的戰略騎墻日益明顯。一邊購買美國薩德系統,一邊大量列裝中國激光防空裝備;既在伊斯蘭峰會帶頭譴責以色列,又默許美軍擴建本土基地。沙特試圖在地區博弈中保留所有選項,卻暴露了遜尼派領袖面對伊朗崛起時的戰略迷茫。
中東棋盤上,石油美元堆砌的安全承諾正被激光攔截器和導彈尾焰重新定義。當沙特“天穹”系統以36次精準點亮夜空時,五角大樓被迫砍掉245架戰機預算;當薩德雷達在沙漠中旋轉掃描,伊朗導彈工廠正徹夜轟鳴。沙特這是也想玩轉于大國之間,也想為自己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但是薩德的按鈕卻在美國人手中,這也意味著沙特豪橫購買的導彈這只不過是給自己壯膽的工具。
如果沙特真有能力打造自己的國防軍事體系,沙特真有能力在中東地區領導遜尼派國家?那么沙特購買的西方軍事裝備就不會在也門敗得如此之慘,而沙特不深度反思自身的問題,想依賴購買美國武器裝備 就想給王爺們保命,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其實沙特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化解與什葉派之間的矛盾,中國早已經給他們提供了契機,但伊朗和沙特卻都不好好把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