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希望過的生活,但是大多數人對于幸福生活的認同也都差不多,父慈子孝、妻賢夫安,這是一般人對生活最低的追求。可是有些人一輩子都追不到這樣的場景,他們有錯嗎?似乎都沒有錯。他們做得對嗎?對家庭、對生活是最好的嗎?又似乎不是那個樣子的。
在他們看來,自己的真心都喂了狗,他們的付出都付諸東流,可是真的是那樣嗎?他們的付出真的對家庭好嗎?他們的真心真的就是真心還是自我感動?每個人如果不能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那么他的付出、他的真心,就僅僅是自己覺得高尚、偉大的,在別人眼里也許是桎梏和枷鎖。
“姐,你不要再哭了,哭有什么用?事情已經出現了,你能不能振作一點,能不能不要再抱怨了。每天聽著你的抱怨,誰受得了呢?”妹妹一邊開導麗萍,一邊勸她。可是麗萍還是覺得委屈,為什么自己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呢?自己20年的付出,到頭來家破人亡,老天為什么要這樣對待自己呢。
麗萍和前夫建朝一起生活了快三十年,他們20歲就認識了,之后戀愛、結婚、生孩子,日子越過越好,可是家里的爭吵也越來越多。麗萍性格強勢,在家里是主導地位,老公、兒子、公婆都得聽自己的,否則家里就不容易安寧。
孩子從小都是麗萍親自帶,不讓旁人幫忙,就算是老公建朝想帶兒子出去玩會兒,那都不行。可是另一方面麗萍又抱怨一家人不管孩子,讓她一個人管,自己累的像狗。建朝給孩子洗澡,她說沒洗干凈,拉著孩子重洗;建朝把衣服放洗衣機里洗了,她罵建朝懶,為什么不手洗;建朝好不容易做頓飯,她說跟豬食一樣難吃,看見兒子在吃,她一把奪過碗,不讓他吃,還罵兒子生的賤。
這種事一多,作為丈夫的建朝和兒子,對她只有恐懼。整個家里就籠罩在一種詭異的氣憤中,這種氣憤讓人壓抑。兒子不喜歡吃生姜,可是麗萍每個菜里都放,她的理由是生姜有益健康,我都辛辛苦苦的給你做飯,你還不吃,那就是不孝。
兒子高中畢業,考入了大學,在填志愿時,他全部填的是外省的,沒有一個省內的,建朝沒有反對,他們都瞞著麗萍。
兒子終于離開了,去了外地上大學,這時麗萍才知道老公、兒子都瞞著自己,她又憤怒又委屈,在兒子上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她經常淚流滿面的給兒子打電話,也經常怒氣沖沖的罵丈夫。她說自己辛辛苦苦的為了這個家,為了兒子,現在兒子被老公離間了。
別人家孩子上大學了,夫妻間的感情更加的親密了,他們家倒好,兩人越來越疏遠,面對麗萍的嘮叨和責罵,建朝就躲,躲得遠遠的。在建朝心里,這個女人不可理喻,對待他們父子如此苛刻,對待自己的家人、父母更是沒有一點感情。當年父親病重,他和弟弟一個人要出5萬元,可是麗萍根本不愿意出,最后還是自己到處借來的錢。
父親臨終前,對建朝說讓他看開點,一家人不容易,只要在生活上過得去,就不要離婚。建朝聽進去了,反正自己每個月的工資都上交了,家里的吃穿用度麗萍也會安排,所以她嘮叨和罵他,他也就不計較了。
自從麗萍得知兒子談戀愛后,脾氣更加暴躁,她去了兒子的學校好幾次,找兒子鬧了好幾次,終于兒子分手了,她消停了一段時間。他原打算兒子大學畢業后就回來,哪里知道兒子又考上了研究生,這更加激怒了麗萍,她把兒子的衣服、手機、電腦扔的扔砸的砸。她罵兒子不聽她的,她想讓兒子回來考個公務員,可是兒子執意要考研究生,丈夫建朝也支持兒子,這對于麗萍來說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終于,兒子受不了了,他選擇了一條不歸路,從橋上跳了下去。他的遺書里寫滿了對生活的絕望,他問了很多個為什么?為什么母親要控制他?為什么父親如此軟弱?為什么他如此不幸?等等
麗萍在兒子死后,仍然覺得兒子太自私,不理解她的愛,不懂她的心。這讓建朝徹底死心, 他提出了離婚,麗萍當然不同意。可是建朝心意已決,直接起訴了,經過長達兩年的時間,建朝終于離婚了。
他覺得從沒有過的輕松,50歲的他似乎又煥發了青春。不久后建朝再婚了,和一個38歲的女人結婚了,那個女人冒著危險給他又生了一個孩子,現在他們一家過得很幸福。建朝會帶著孩子和妻子公墓看大兒子。而麗萍卻一直那個樣子,沒有改變。
也許有人會覺得麗萍可憐,但是真的是那個樣子嗎?她付出了確實沒錯,但是她更多的時候呢,給家人造成的傷害呢?
對這個大家覺得怎么評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