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何敏怡)近日,湘潭大學學生工作部赴株洲醴陵市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醴陵市楓林鎮金橋社區郭鵬廣場,探索"紅色文旅+綠色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讓開國中將郭鵬將軍的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在郭鵬將軍故里,實踐團深入了解這位從放牛娃成長為開國中將的傳奇人生。1906年出生于金橋社區的郭鵬將軍,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他歷任多個重要職務,參加了湘鄂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被毛主席譽為"長征硬漢、鐵血將軍"。
圖為郭鵬將軍廣場
"將軍一生17次負傷仍堅持戰斗,這種精神正是鄉村振興最需要的精神動力。"實踐團成員楊佳音感慨道。1955年,郭鵬被授予中將軍銜時,仍堅守在核試驗基地建設一線。1977年將軍逝世后,子女整理遺物時發現:三枚磨損的勛章,一枚長征中取出的發黑子彈頭,再無分文積蓄。
圖為郭鵬將軍身穿軍裝
實踐團走訪發現,當地正將將軍精神轉化為發展動能。在荷花里農莊,已開發出荷葉粉、荷葉茶、蓮子等系列產品,其中"楓林荷花里"品牌的蓮子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農莊負責人鐘歡表示:"我們計劃將將軍故事融入產品包裝和農莊體驗中,打造“紅色記憶+綠色產品”的特色品牌。"
圖為實踐團走訪荷花里
目前,當地黨委政府正在推動"紅色文旅+特色農業"的融合發展模式。通過將軍故里參觀、革命故事講解、特色農產品體驗等環節,讓游客在感受紅色文化的同時,也能帶走綠色健康的農產品。"這種'紅綠融合'的發展思路很有前景。"實踐團負責人楊若仙表示。
圖為荷花里蓮子加工廠
實踐團將重點從數字營銷推廣、文旅融合體驗兩個維度助力當地發展:一方面,計劃運用短視頻等新媒體形式,策劃"將軍故里的綠色味道"主題宣傳活動,通過講述將軍故事與農產品背后的匠心傳承,提升品牌文化附加值;另一方面,協助開發"重走將軍路"沉浸式研學路線,將紅色教育基地參觀與荷塘采摘、農產品制作等農事體驗有機結合,形成"紅色文化+綠色產業"的特色文旅模式,讓革命精神通過可感可知的方式得到傳承,也讓特色農產品通過文化賦能實現價值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