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陳夢媛)7月3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三下鄉團隊深入湘鄉市龍洞鎮泉湖村,對陳賡故居保護現狀及紅色文旅發展潛力展開專題調研,在追尋開國大將足跡中挖掘紅色資源價值,為傳承紅色基因、推動文旅融合貢獻青春智慧。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陳賡故居聆聽講解 王敏之攝)
陳賡故居始建于1895年,是典型的晚清湘中民居,其中陳列室通過“少年立志”“傳奇名將”等四部分史料,展現了陳賡從黃埔軍校到抗美援朝的傳奇一生。“看到陳賡用過的大刀和書信,才真正理解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團隊成員感慨道。同時在實地考察中發現,堂屋懸掛著曾國藩手書“大樹長榮”匾額與曾國荃題寫的“功德無量”匾額,印證了陳賡祖父作為湘軍將領的歷史。北次間的陳賡臥室、后棟私塾館及天井練功處,還原了少年陳賡的成長場景。
調研團隊根據實地調查與問卷訪談發現,故居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A級景區,但存在建筑修繕資金不足、周邊配套設施薄弱等問題,開發潛力亟待釋放。多數參觀者被陳賡“一門兩大將”的傳奇故事吸引,但對故居建筑特色和歷史背景了解有限。不少游客表示“希望能增加互動體驗項目,讓紅色教育更生動。”
正如指導教師熊薇所言:“我們要讓故居不僅是參觀景點,更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活課堂’,讓陳賡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后續團隊將整理相關調研報告,在此基礎上構建“先保護,再開發,后教育”的故居文旅發展思路。未來,“紅途尋跡”團隊將持續深耕湖湘紅色地標,讓革命先輩的精神力量在青春實踐中代代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