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還沒到,莊稼地已經熱得冒青煙了。老輩人蹲在樹底下搖蒲扇,總念叨“小暑逢單熱死牛,逢雙把扇丟”。“單雙”指的是小暑當天的農歷日期,單數兇,雙數和。
清代《灤州志》記過單日小暑:“酷烈異常,野有渴斃之畜。”光緒《吳江縣續志》也提過:“連旬亢旱,河井俱涸,暑氣灼人如焚。
”高溫和干旱,總愛湊一塊兒來搗亂。副熱帶高壓是個“熱鍋蓋”,小暑前后正罩在頭頂上。
單日小暑那幾天,這鍋蓋壓得更嚴實,熱浪直往人骨頭縫里鉆。老農說得直白:“單日小暑曬破皮,正午下地腳底板燙泡。
”前兒個去地里轉,水牛泡泥塘只露倆鼻孔,喘氣都費勁。
雙日小暑就不一樣?
明代農書寫“小暑得雨,其熱稍殺”。
民國《蕭山縣志稿》記過雙日小暑:“午后雷雨大作,炎威頓減。
”要是碰著臺風外圍或者冷空氣,熱鍋蓋漏了縫,風里都帶涼絲兒。
“雙日小暑扇子閑,樹蔭底下好聊天”,說的就是這舒坦勁兒。今年小暑是7月7號,對應農歷六月十三,是單數。
現在離小暑還有幾天,咱這地兒已經33度,體感直逼40度。
早晨五點去菜地,露水還沒干,日頭一冒尖兒,草葉兒就蔫巴了。
有人說農諺是老輩人看天吃飯的經驗,有人說就是圖個吉利話。到底準不準?去年小暑是雙數,記得那天下了場太陽雨,晚上涼颼颼。
前年單日小暑,玉米葉子卷成筒,井里打水都得趕早。
農諺像本“土日歷”,能參考,可天兒咋變,還得看云彩給不給面兒。
熱歸熱,咱莊稼人有招兒:起早貪黑干活兒,正午歇晌吃瓜。小暑將至,不管單雙,愿田埂有涼風,灶頭有冰茶,日子不慌。你們那兒小暑是單是雙?
今年熱得厲害不?評論區嘮嘮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