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老盈盈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融合發展,灣區居民“跨境養老”的步伐也在加快。在這樣的背景下,7月4日,安永大中華區在廣州舉辦了“大灣區跨境養老:融通、創新、未來”研討會。
在跨境養老方面,未來大灣區十一城應如何協同?安永華南區主管合伙人黃寅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粵港澳政府應加強政策協調,通過政策引導、制度聯動、多方合作等方式,構建跨境養老保障體系。此外,大灣區十一城產業各有側重,未來應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加強產業聯動,建立綜合性養老格局。
面臨挑戰
目前,大灣區在醫療制度保障和資源平臺建設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如港澳藥械通、跨境養老社區建設等。另外,通過科技與金融力量的多維賦能,如養老金融產品創新、遠程醫療等方式,“跨境養老”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新趨勢。然而,在人口老齡化加劇背景下,大灣區跨境養老依然存在一些難題及挑戰。
黃寅認為,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大灣區城市之間的“顯著差異”與“資源失衡”態勢。當前,灣區城市間的制度法規差異顯著,使跨境醫療體系以及養老金融體系等難以在短期內實現統一,增加了跨境養老居民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同時,港澳及內地各城市經濟發展重心、基礎設施建設及養老產業發展階段不同,資源分布呈現失衡態勢,導致跨境養老服務難以高效協同。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審計服務合伙人馮幸致亦在研討會上表示,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老年群體對于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已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服務模式,而是廣泛涵蓋了日常生活照料、醫療健康促進、文化娛樂活動以及精神層面的慰藉等多個維度。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各地面臨著養老需求急劇上升與服務資源供給不匹配的矛盾,難以充分滿足老年人日益多元化且追求高品質的養老需求。
馮幸致認為,雖然粵港澳大灣區養老金融發展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但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及挑戰。由于第三支柱仍處于起步階段,個人養老金制度尚未全面推廣,廣大群眾養老規劃意識較低,外加養老金融產品復雜程度高且收益率不高,導致群眾購買動力不強。另外,市面上養老理財產品尚處于發展初期,傳統的銀行理財、保險年金仍占據主導地位,創新型、綜合型的養老金融產品供給嚴重不足,無法充分滿足多元化的養老投資需求。
馮幸致稱,從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角度來看,一方面由于境內外金融市場制度、開放程度存在差異,互聯互通尚未完全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居民跨境配置養老金融產品受到限制且成本較高;另一方面,社會保障資源協調渠道尚未完全打通,特別是粵港澳之間醫療服務、醫保政策和支付結算制度存在顯著差異,參保和待遇享受的條件難以在短期內實現統一,也增加了有跨境養老需求居民的成本。
發展建議
伴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加快推動跨境養老產業和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對于解決跨境醫療服務對接難點,推動大灣區跨境養老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此,黃寅建議,首先要加強對新技術研發、場景建設、技術推廣的支持,將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物聯網技術等應用延伸至健康監測、緊急呼叫、遠程醫療等領域,構建便捷、安全、個性化的養老服務生態。其次,要建設大數據平臺,實現醫療數據的流通與互信,并通過數據整合與挖掘,為醫療診斷提供更為準確、科學的決策支持。另外,在養老金融方面,需運用區塊鏈、數字貨幣等技術成果,推動大灣區養老金融一體化建設,為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目前許多項目已在這些方面做出示范,如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開展“港藥達”合作項目,珠海橫琴醫院與澳門醫療機構的跨境健康檔案互認試點等。
黃寅同時表示,港澳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在養老領域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目前,粵港澳正探索養老服務一體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路徑,推動產業、人才、項目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向著打造特色化、國際化養老區域基地不斷邁進。
黃寅亦認為,未來,城市間的聯動依然是重要一環。粵港澳政府應加強政策協調,通過政策引導、制度聯動、多方合作等方式,構建跨境養老保障體系,積極推動養老金和醫療保險的互認。同時,針對跨境業務共同制定監管規則,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確保跨境養老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增強醫療數據的互通性,形成推動銀發經濟發展的政策合力。
近期,醫療數據“北上南下”也取得新進展。7月1日,深港數據跨境安全便捷通道率先在醫療領域試點應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數據順利經由通道傳輸至香港“醫健通”系統。黃寅認為,首次測試順利意味著兩地居民跨境就醫流程將進一步優化,未來有望通過深港數據跨境安全便捷通道實現電子病歷、檢查報告等資料的合規、可信互傳,推動灣區醫療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黃寅同時表示,大灣區十一城產業各有側重,未來應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加強產業聯動,建立綜合性養老格局。比如,智慧養老方面,佛山的制造業優勢與深圳的科技優勢相結合,就能形成強大的產業聯動;港澳金融保險業發達,且擁有先進的服務經驗,也應加強與內地在老年醫療保障、商業保險、專業人才等方面的合作。
他認為,這種聯動不僅有助于提升養老服務的整體水平,滿足“品質型”養老需求,還能推動構建完整且高效的銀發經濟產業鏈,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作者 老盈盈)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老盈盈
廣州采訪部主任 關注華南金融機構、資本市場及區域內重大新聞事件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