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新法規與政策文件
1. 《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工作規則》(國家信訪局印發)
核心內容:
明確對申訴求決類信訪事項實行六類法定途徑分類處理:
(一)涉法涉訴事項→導入訴訟、復議、檢察監督等司法程序;
(二)仲裁事項→導入仲裁程序;
(三)黨員申訴→黨內申訴程序;
(四)行政程序事項(如行政復議、行政裁決)→導入行政程序;
(五)申請查處違法或履職類→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答復;
(六)無其他法定途徑的→出具信訪處理意見書(可聽證)。
分類銜接機制:信訪機構與責任部門會商確定處理途徑,需書面告知信訪人程序依據及救濟渠道。
涉訴信訪終結處理:對已窮盡法律程序的信訪事項,除法律規定外不再啟動復查。
施行日期:2022年5月1日施行,2025年5月多地政府重新發文強調落實(如湖南岳陽、四川攀枝花)。
二、中央會議精神與工作部署
1. 省級貫徹專題會議(以海南、廣西為例)
海南省專題會議(2025年5月27日)
省委書記馮飛要求:
落實“收件即辦、邊登邊辦”,簡易事項馬上辦,復雜事項限時攻堅;
推行“辦理前溝通辦理中反饋辦理后回訪”機制,壓實領導干部接訪包案責任。
廣西信訪工作法治化推進會(2025年5月)
強化“雙向規范”:
工作規范:線上化督辦(廣西信訪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控受理率、辦結率);
行為規范:依法打擊纏訪鬧訪,2024年以來處理違法信訪行為375例。
2. 全國信訪工作法治化核心要求
“三到位一處理”原則:
合理訴求解決到位、無理訴求教育到位、生活困難幫扶到位、違法行為依法處理。
訴訪分離剛性化:
涉訴信訪須導入司法程序,嚴禁以信訪處理替代司法裁判(如最高法院案例明確:撤銷以信訪代替行政裁決的行為)。
三、領導講話與工作要求
1. 陜西省委常委蒿慧杰(2025年5月15日)
強調“有解思維”,要求:
運用“黨組織+網格化+大數據+腳底板”機制化解基層矛盾;
落實“案結事了、事心雙解”,加強心理疏導與政策宣講。
2. 某市長在全市依法行政會議(2025年6月)
強化監督問責銜接:
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聯動,對信訪處置不力、執法違法問題追責;
推廣“典型問題通報”機制,剖析執法不規范案例。
四、申訴再審特別程序指引
1. 逾期申請再審的救濟途徑
法院駁回逾期再審申請后,可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均適用);
行政及刑事案件可不經法院申請前置,直接向檢察院申請監督。
2. 信訪復核意見的可訴性認定(最高法院判例)
若信訪復核意見創設新的權利義務安排(如撤銷原決定并指令付款),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僅“維持原決定”的復核意見不可訴。
五、下一步工作重點
1. 深化分類處理落實:2025年底前實現申訴求決類信訪100%依法導入程序。
2. 強化科技賦能:推廣省級信訪大數據平臺,全流程監控受理、辦理、錄入合規性。
3. 健全終結機制:中央及省級政法機關審核認定“信訪終結”案件,杜絕反復啟動程序。
陳律師總結:
近一月政策動向凸顯信訪法治化改革進入縱深階段:以《依法分類處理規則》為制度核心,省級實踐聚焦“程序剛性化”“監督閉環化”,通過分類導流、終結認定、責任倒逼提升司法公信。下一步需重點關注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與信訪程序的銜接細則落地。
作者簡介:北京陳律師,法學碩士,高級合伙人律師,歷任特種部隊指揮員,檢察官,偵查員,紀檢干部,企業高管,閱歷豐富,學養深厚,擅長疑難重大案件,多種法律關系交叉復雜案件處理,重信守諾,值得托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