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每日幸運簽#
7月3日,俄媒披露他在庫爾斯克州前線指揮部遭導彈精準襲擊身亡。這不是孤例——自2022年沖突以來,俄軍已損失近20名將級軍官。英國廣播公司(BBC)曾統計,俄軍將領陣亡率創下二戰后新高。
去年 5 月,俄中央軍區第 41 集團軍司令安德烈?蘇霍維茨基少將,在哈爾科夫州遭狙擊手槍殺,當時他剛到任不久,正靠前指揮部隊;同年 7 月,黑海艦隊副司令安德烈?帕利在蛇島附近的戰斗中陣亡,而蛇島作為戰略要地,其兵力部署本應高度保密。更早之前,還有多名旅級指揮官在頓巴斯地區的前線指揮部遇襲身亡。
俄《論據與事實》周報直指古德科夫指揮部遭4枚導彈鎖定,連塔網更曝出致命細節:烏克蘭無線電偵察截獲位置信息,俄軍內部可能存在間諜。這暴露出雙重漏洞:電子監聽防線脆弱,人員忠誠度存疑。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分析認為,俄軍過度依賴傳統通訊方式,加密技術落后,讓烏軍電子情報部隊有機可乘。更令人心驚的是,2024年6月俄聯邦安全局(FSB)曾在克里米亞破獲烏間諜網,繳獲多個定位裝置——顯然滲透從未停止。
古德科夫之死折射出俄軍指揮體系的致命習慣。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戰報指出,俄高級軍官常親臨前線提振士氣,卻將指揮部設在距戰場僅10-15公里的固定建筑中。這種“身先士卒”的傳統,在烏軍獲得西方實時衛星影像和“星鏈”通信支援后,變成自殺行為。華盛頓郵報曾援引烏軍情報官透露:俄將軍們使用未加密手機通訊,如同“在戰場直播位置”。
這些 “斬首” 案例證明,情報比炮彈更重要。烏克蘭的無線電偵察能力在沖突中不斷顯露,他們能從雜亂的電磁信號中揪出關鍵目標;可如果連自家駐地都藏著敵人的眼睛,那再堅固的工事也形同虛設。俄軍不是沒有情報部門,只是從高層頻繁遇襲來看,他們的情報防護網,可能早就被撕開了口子。
這場沖突打到現在,雙方拼的早已不只是武器數量,更是誰能少犯錯、少泄密。古德科夫的陣亡,與其說是戰場意外,不如說是給俄軍情報系統敲響的又一記警鐘 —— 在看不見的情報戰場上,他們已經落后太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