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汽集團自主品牌的重要組成,MG名爵(下簡稱MG)前些年在國內市場不論是銷量還是聲量都曾紅極一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MG品牌也將海外市場作為重心,但是隨著環境的變化,眼下MG似乎正同樣要在國內找回節奏。
以5月份銷量為例,MG批發量達到了5.2萬余輛,看上去是不是非常給力?但再看一下詳情就會發現,這5.2萬臺批發量中出口達到了4.4萬余輛,國內零售量則僅有0.8萬輛,這意味著其國內零售量占到總銷量的百分比僅有不到20%。
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主要和上汽集團的戰略重心有關。MG品牌本身誕生于英國,在海外尤其是歐洲擁有深厚的賽道基因和文化積淀,雖然被上汽收購,但是“百年品牌”故事仍在,上汽集團將MG作為出海的主力品牌,既擁有相對成熟的渠道,也擁有較低的宣發成本。而且諸如MG4 EV等車型,在海外售價也較為低廉,因而銷量更易走俏。
而反觀MG在國內市場則缺乏情感共鳴,雖然其品牌也擁有英倫底蘊,但是國內消費者認可度并不高,尤其是和眼下年輕人更看重科技,追求性價比的需求脫節。同時,品牌在“運動”與“家用”間搖擺,既未形成性能標簽,也未在智能化、空間等家用屬性上突出優勢,導致存在感薄弱。
對上汽而言,按目前的銷量表現來看,榮威主攻國內,而MG主攻海外,這也使得MG在車型換代及營銷上都相對滯后,其背后的操盤手也在近年陷入動蕩。
2024年12月原上汽通用五菱高管周钘接替陸家俊履新上汽MG總經理一職,并且到崗后就高調宣布,MG“2025年銷量翻番!”彼時周钘也被譽為上汽集團最年輕的品牌掌門人,并且還表態稱,“中國汽車市場大決戰前夜,MG力爭2025年底月銷突破3萬臺,全年銷量目標18萬臺。”雖然在上任初期,周钘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實際看MG 2025年國內的銷量表現,其實并不如人意。
數據顯示,MG品牌國內1-5月累計銷量約在4.3萬臺上下,這樣的成績和彼時所謂的18萬臺銷量目標相比,達成率尚不足25%。
而進入6月份,周钘僅操盤半年左右就“敗走”MG,最新消息顯示其已在領克履新,而其繼任者則為上汽集團的內生人才,原上汽大眾品牌ID營銷高級總監陳萃。
就目前來看,陳萃同樣是一位年輕的少帥,坊間認為,在上汽大眾新能源的營銷背景,或許會讓陳萃在激活MG方面貢獻活力。而在近日舉辦的MG Holiday夏日新車發布會上陳萃也首次公開亮相,同時MG宣告了All in新能源戰略,并發布三款重磅車型——Cyberster(參數丨圖片) 2026款、MG5 2026款及全新MG4。
不過也應看到,上汽大眾ID目前在國內市場表現并不算出色,盡管眼下MG宣告了All in新能源戰略,但MG要想成功,面對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不僅要補齊電動化、智能化短板,而且要在品牌上重獲市場尤其是年輕人認可,并且在渠道上打開局面。
總的來看,目前MG面臨的壓力還是很大的,雖然其海外市場銷量火爆,但是國內市場卻面臨和需求脫節,銷量和品牌知名度同樣仍待提升的尷尬,短期看海外的銷量火爆對其國內利潤能夠起到反哺作用,但若是無法從根本上和目前主流新能源車看齊,即使是陳萃恐怕也難以帶領MG復蘇。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所涉及銷量數據來源于乘聯會或第三方平臺發布的行業綜合銷量數據,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具體請以官方信息為準。本文作者藍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