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創造和失去的諷刺和感傷
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文章【2363】字 | 5分鐘閱讀
圖片來源:網絡檢索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7月3號,是上海鏈家“房客分離”制度運行的第三天。
這個事情觀望的人特別多,鏈家上海公司以外的城市公司都在觀望,他們要不要跟?上海的同行也在圍觀,他們能不能跟?
試行的城市是上海,這個很微妙,一個市占率不錯,但是遠遠不如鏈家大本營北京的城市,拿上海先行更大的一個理由是,上海的二手房太好了。
最難受的一群人也在前三天出現了:M,也就是店長。他們在這場改革中變成了夾心餅干,被砍掉了一部分,也幾乎可以預見的是,收入同步也會縮水。
在鏈家內部流傳出來的ppt里,他們被許以重任,畫了大餅(漲工資),但是僅僅只過去三天,一個熟悉的M就對小帥表示,收入肯定減少了。
鏈家在上海正在對2萬多經紀人開刀,這場改革有一個文藝的名字“在一起翻山越嶺”。
上海并沒有山,佘山也不是山。
什么叫“房客分離”? 簡單來說,就是要經紀人在“房源維護”與“客源服務”中二選一,不像之前的中介公司可以在買家和賣家中間隨時切換角色促成交易,哪怕鏈家,都是這么做的。
簡單的說,經紀人維護客戶,店長維護房源。
上海鏈家準備怎么干呢?
他們首先把員工分成了三種,A序列,就是經紀人序列或者專業序列;M序列,店經理序列或者管理序列;還有S序列,是高層管理。
簡單理解就是,經紀人、店長,區域領導。
這個分法有一部分參照了互聯網及大型企業中常見的職級劃分體系(Management Sequence),就很互聯網。
然后,M序列(店經理)自動劃為房源端,對房源做維護、管理、跟蹤;A序列(經紀人)自動劃為客源端,對購房客戶提供咨詢帶看服務。
然后,如果有A級經紀人希望做房源端,可在達到單量標準后參加競聘。
這個改革最大的變量在M,也就是店長這里出現了。M是不可以跨界去做客戶的,他們只能做房源端。
這張圖上把兩個工種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說得一清二楚。
店長是不可以做簽約的,這部分只能讓經紀人去干。那么,很多人會問,房源維護主要是什么?讓房子對店長忠心耿耿嗎?讓房東不要一房多簽嗎?
在鏈家的招聘網站上,他們是這么說的:
實際上,這也是在上海試行改革的重要一步,在維護房源上,他們需要對房子進行一部分的美化,通過對房子簡單的改造后更符合買賣的要求,簡單說,就是房屋的改造師+化妝師。
鏈家太需要上海這個市場了。2025年上海二手房半年成交13.01萬套,創下近四年來的新高。較2024年上半年的10.89萬套增長19.5%。并且超越2022年、2023年同期,是近四年來的半年成交峰值。
他們在上海有2萬多名員工,但是市場占有率一直沒有突破40%,太平洋、21世紀不動產、住商不動產,我愛我家都在后面咬得很死。
這讓鏈家看到了上升的前景,就像一個中等生看到了可以進步的空間。
他們想搏一搏。萬一,單車變摩托?
壓力給了M,在任何異常改革里,中層都是首當其沖的,他們需要讓這部分人去精耕房源。
賣房難怎么解決?鏈家決定出奇招:讓房源更符合出手的標準,他們的術語叫:持續加工好房。
上海就有一半二手房房齡在20年以上,這部分市場并不小。再加上,鏈家在上海的平均單套成交這兩年一直在下滑,從2024年的384萬元降至2025年的370萬元左右。
這意味著,鏈家的“老破小”比例不低,也離不開這部分房源。
怎么打破僵局呢?
他們決定對M許以重諾,比如,收入可以增加25%!但是鏈家干得好收入能大幅提升是真的,Choice數據顯示,貝殼集團董事長兼CEO彭永東2021年年薪847.8萬元,2022年升至4.75億元!
但是,M表示不信。畢竟還是計件式的收入,能不能增加,都可以預判。
然后,他們又告訴M,你的晉升通道很好,從A到M,到B,到D,是必然之路。
在招聘的網站里,鏈家是這么寫的:2022年上海鏈家為1802位伙伴提供晉升機會,其中98%的管理干部都是從內部培養。上海區域,從經紀人晉升至M店經理一般為期0.5年-1年,經紀人晉升至商圈經理平均時間為3年。
小帥看了這組數據在思考,原來的那些M去了哪里呢?
現在還留著的M告訴小帥,這次改革后,比如原來40個人的店,會有4個M,但是現在只有2個。
普通的經紀人有了足夠的開單動力,原來有7個環節的朋友們要一起拿傭金,改革后,2個環節就可以了。
這些經紀人在成交單給20%給M就可以了,原來,這部分的比例是45%。
感覺損失大了,又感覺公司的餅更大。
鏈家房源端不可獲客,只能做房源維護,成交業績總占比從45%提升至53%,這么做的目的在于通過績效牽引經紀人重視對房源端、業主的維護。
同樣,客源端占比從55%下降47%,可是,分的人少了,經紀人分點少了,但是影響不大。
好了,鏈家經紀人“一人吃兩頭”的時代終結了。在上面那張表里,普通業務員對接房源的比例從20%降至10%,收入正在面臨下滑。
這家有爭議的公司正在勇敢走向改革。
他們今年爭議就大,上一輪的爭議是貝殼高管的天價年薪和無底薪牛馬的低收入,這是一場失衡的財富分配與行業反思。
根據年報顯示,2024年貝殼外部分傭、內部傭金及薪酬支出合計417億元,按50萬經紀人基數計算,人均年收入僅8.34萬元,月均6950元,不足貝殼聯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彭永東2024年個人薪酬的0.02%。
而與經紀人現狀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貝殼高管極高的薪酬水平。2022-2024年,彭永東年薪分別為4.75億元、7.13億元、4.01億元;貝殼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單一剛年薪分別為3.55億元、5.29億元、2.99億元。
而今天的這輪改革中,是2萬多名鏈家在上海的牛馬,一旦成功,將勢如破竹,席卷鏈家的每一寸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