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曾經手握兒女撫養權的大S不止一次取消汪小菲見兒子的探視權,對媒體表示是兒子不愿意見汪小菲,馬筱梅對媒體補充細節是因為汪小菲禁止兒子長時間玩iPad。
而今因大S病亡,兒女監護權一起回歸到汪小菲這邊,猶如孟母三遷,汪小菲想通過改變孩子社交環境來凈化孩子網絡游戲外部環境,但是汪小菲更需要意識到癡迷游戲的表面的行為背后都有更深的心理需求。
汪小菲子女在目睹父母離異后秒變陌生人甚至是敵對關系的仇人,因為撫養費和贍養費一度撕破臉互放對方黑料和隱私。
與普通正常離異后依然能維持和平共處的離異家庭孩子相比,汪小菲子女都會更加找不到正常家庭孩子特有的歸屬感。會覺得媽媽以韓國陌生人為中心,爸爸會很快又新孩子,自己是被爸媽雙雙放棄和不再深愛的。
后續汪小菲被大S瘋狂提告,臺灣很小、媒體報道都很瘋狂,汪小菲子女上學或者在社區難免會遭遇到非善意的圍觀和嘲諷,他們對父母給他們創制的輿論氛圍是非常抵觸和反感的。
但是他們沒有更好的宣泄方式,于是就出現了張蘭一度宣揚的女孩自虐、男孩離開Ipad和手機游戲就會哭不停。
汪小菲子女在高強度壓力下,只能把網絡世界當作自己情緒宣泄出口。
張蘭不止一次高調表態汪小菲子女至少得考上北大清華的博士,這位自稱是愛新覺羅皇室近親的老太太忽略了她的兒子在她離異之后就沒有體驗過母慈子孝的正常親子關系,更是忘記了她的兒子雖然畢業于海外高校商學院,但是真的沒有辦法很好的控制情緒和沖動,這和汪小菲的天性和成長經歷相關,更和張蘭迷信金錢能解決孩子一切問題的錯誤理念相關。本身還需要再成長一次的汪小菲會適當理性降低對兩個孩子的期待和要求,所以才會簡單粗暴制止兒子玩游戲,從來不曾思考過他的兒子比童年和少年的他更孤單更無助更迷茫,汪小菲還有一個舅舅曾經給予過他如父如兄、亦師亦友的守護和陪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