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呀,這里是半生暖語。
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您家的孩子,懂得心疼你嗎?
我們常常埋怨孩子翅膀硬了,心卻遠了。
卻不知冷漠的根苗,其實恰是自己親手種下。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天生涼薄,而是我們愛得越了界、失了度、忘了形。
1、愛得太滿,孩子習以為常
我們總以為,給孩子更多的愛,孩子就會更幸福。
卻從來不曾想過,當犧牲成為日常時,感恩便如晨霧般消散。
現在的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動動嘴皮子,家長跑斷腿桿子。
孩子一張口,家里有的肯定給,家里沒的想方設法也要給!
哪怕自己粗糙度日,也要孩子光鮮亮麗。
但你見過這樣的孩子嗎?
家長提了一堆東西回到家,結果孩子盯著電腦,屁股陷在沙發里動都不動。
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孩子嗎?
當你的愛太時,孩子就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全然忘了這背后是父母被歲月偷走的青春、被生活磨碎的精力。
天經地義的事,何談珍惜與動容?
2、愛得太重,孩子不懂共情
現在的家庭對孩子寄托的希望也很大,總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多少父母咬牙咽下生活的苦,只為對孩子說一句:“你只管學習,其他的不用管。”
站在父母的角度,你一定覺得很偉大,對嗎?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你這么努力的付出,恰恰隔絕了孩子感知人間冷暖的能力。
他不用擔心柴米油鹽,自然不知道生活的苦與累;
他不用操心衣食住行,自然不知道生活里的瑣碎。
當孩子被困在你營造的溫室里時,哪有機會感受時間的粗糙與溫度?
如果他看不見、摸不著塵世的棱角,又怎能體察到你肩頭的重擔?
無風無浪的航行,培養不出真正的水手。
未曾沾過淚的手指,又哪里懂得捧住別人碎落的星光?
3、愛得太過,孩子孝心淡薄
中國式家長最偉大的地方就在于,對孩子是一種全然奉獻的、“犧牲式”的愛。
但恰恰因為這種“有求必應”的愛,很多孩子會變成情感上的巨嬰。
孝心淡薄!
他們只知索取,卻不解回報為何物。
隔壁鄰居陳姐,一手把孩子培養成人,兒子事業有成之后,也時常帶著營養品來探望。
但每次來,總是匆匆而來,放下東西之后,沒說兩句就走。
陳姐也特別“貼心”,“孩子忙,不用管我的”。
年輕時為孩子傾盡所有,老了絕不麻煩孩子哪怕一點點!
這真的是對的嗎?
且不論自己做深夜時,是否會有一絲后悔,僅對孩子而言,他是感受不到何謂孝順的呀!
愛要有度,過猶不及;孝需培養,始于點滴。
當父母的愛失去底線和原則時,孩子的孝心也將在無節制的索取中,逐漸淡薄。
我們總怕給得不夠,卻從未想過孩子真正需要的,其實是關于愛的智慧。
愛得太滿,讓孩子不知珍惜;愛得太重,讓孩子不懂體諒;愛得太過,讓孩子不知感恩。
真正的親情,從不在予取予求的縱容里,而在彼此看見的燈火闌珊處。
#孝順 #父親 #母親 #孩子 #教育 #愛 #父愛 #母愛
作者介紹:寫作者/ 生活觀察家。用十年時光收集人間故事,相信每一種情緒都值得被溫柔接住。愿做你深夜翻書時的那盞暖燈,陪你在文字里找回內心的從容與堅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