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曹慧慧 記者 梅書華)在大眾印象里,腦梗治療往往伴隨著復雜的手術和漫長的康復。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有一種新的腦動脈支架治療方式可以幫助腦梗患者,僅需在手腕上 “扎一針”。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便利用這一技術讓出現“急性小腦梗死”的65歲老李(化姓)快速獲得了恢復。
家住安徽的老李有多年高血壓、糖尿病病史。最近幾天突然出現頭暈、走路不穩等癥狀,當地醫院頭顱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急性小腦梗死”,而腦梗的原因是給小腦供血的右側椎動脈顱內段出現了重度狹窄。
當地醫生建議老李行支架植入術,將右側椎動脈狹窄部位撐開以恢復正常血供,防止腦梗復發。而常規的支架植入術,要通過大腿根部的股動脈插入導管將支架送到腦部,術后得在床上平臥24小時,且穿刺側的大腿不能自由活動。
平時一刻都閑不住的老李,聽到術后不能下床活動,頓時覺得焦躁不安、渾身難受,說什么也不肯放支架。半個月后,子女偶然聽聞南京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施洪超主任醫師團隊已成熟開展手腕“扎一針”就能放支架的新技術,便帶著老李來到專家門診就診。
施洪超接診了老李,經過仔細檢查以及專家團隊的詳細評估,老李可以適用這種新技術。聽到術后不需要臥床制動,老李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欣然答應了手術。
施洪超介紹,這種新技術指的是“經橈動脈支架植入術”。相對于傳統的股動脈入路,手腕橈動脈入路具有3個顯著優勢,第一穿刺點小(僅2mm左右,類似抽血),第二術后無需臥床,做完便能下床活動;第三恢復快,一般術后2~3天即可出院。
入院后的第二天,施洪超主任醫師專家團隊就為老李進行了手術。先由黃石醫師完成了手腕橈動脈穿刺;隨后施洪超與黃石兩人配合,將導絲和導管經手腕橈動脈插入,到達右側椎動脈狹窄處,通過球囊撐開狹窄部位,精準釋放支架,血流立刻恢復通暢。
1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手腕穿刺點加壓包扎后,老李安返病房!“做完當天就能坐著吃飯、下床上廁所,真的太輕松了,一點都不受罪!”老李開心地說。
施洪超介紹,經手腕橈動脈入路的支架植入術具有安全、舒適、恢復快的特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術后并發癥、降低了圍手術期管理難度。施洪超同時提醒:該新技術并非適用于所有患者。需診療團隊對橈動脈入路、沿途血管通路及病變部位進行全方位詳細評估后方可進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