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現代人類文明的傷疤
——一個古老文明為何困在中世紀?
2025年的伊朗,德黑蘭街頭隨處可見戴著頭巾的年輕女性。她們低頭快步走過掛著監控攝像頭的電線桿,手機里藏著能隨時向國際組織舉報的加密軟件。這個場景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一個文明古國在宗教鐵幕下的掙扎。
從“東方巴黎”到宗教牢籠
上世紀70年代的伊朗,是中東最開放的國度。德黑蘭滿街跑著凱迪拉克,女性穿著迷你裙進大學讀書,甚至能當法官。美國人稱這里“東方巴黎”,伊朗人均GDP是中國的12倍。
但1979年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后,一切戛然而止。新政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沖進美國大使館扣押52名外交官。這場持續444天的“人質危機”,讓伊朗成了全世界的公敵。
更糟糕的是,伊朗開始對外“輸出革命”——支持黎巴嫩真主黨、發動兩伊戰爭。8年戰爭死了35萬人,經濟倒退20年,人均GDP從2300美元暴跌到不足以色列的1/3。
國家機器鎮壓下的女性
今天的伊朗,女性連呼吸都受限制:
- 穿衣自由:必須戴頭巾遮住頭發,穿寬松長袍遮住身體。2022年,22歲的瑪莎·阿米尼因頭巾“不標準”被道德警察打死,引發全國抗議。
- 教育封鎖:36所大學禁止女生學核物理、計算機等專業,石油大學干脆不收女生。
- 婚姻枷鎖:女孩13歲就能結婚,男性可娶4個老婆。2024年有1.6萬名10-14歲女孩被迫出嫁。
政府甚至用高科技監控女性:地鐵口的AI攝像頭抓拍未戴頭巾者,舉報APP讓出租車里的“違規”女性暴露無遺。
經濟困局與腐敗黑幕
伊朗的老百姓正活在水深火熱中:
- 物價飛漲:2024年一公斤牛肉賣80萬里亞爾(約240元人民幣),工人要工作40小時才能買得起。
- 石油詛咒:革命衛隊控制著全國60%的經濟,靠走私石油和倒賣進口商品發財,普通人連汽油都要排隊搶購。
- 技術斷代:導彈專家還在用1980年代的軟件,以色列的F-35戰機卻能輕松突破伊朗防空網。
為什么年輕人還在反抗?
盡管鎮壓不斷,伊朗年輕人卻在用各種方式反抗:
- 頭巾革命2.0:女孩們故意讓頭巾滑落,在社交媒體發起“最美素顏”挑戰。
- 地下讀書會:被禁止學理工科的女生偷偷組建學習小組,用VPN訪問外網。
- 黑色幽默:德黑蘭地鐵口的“頭巾檢查站”,成了年輕人自拍打卡的“反抗地標”。
就像26歲的女生法蒂瑪對女兒說的:“真主創造女性時賦予了獨立靈魂,不是為了讓她們成為頭巾的囚徒。”
這個國家還能變好嗎?
伊朗的悲劇,本質是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的撕裂:
- 波斯帝國的榮耀:公元前550年的波斯帝國曾橫跨三大洲,行政制度遠超同時代國家。
- 宗教與科學的戰爭:當全球進入量子計算時代,伊朗還在爭論監控技術是否違背教法。
- 人才外逃危機:每年有上萬名大學生移民歐美,帶走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改變的希望。
聯合國報告顯示,2024年伊朗執行了900多例死刑,其中很多是“通奸”罪名——而要定罪,需要4個男性目擊者。
歷史的啟示
波斯詩人薩迪說過:“一切黑暗都是光明的前奏。”
在設拉子的地下黑市,300美元能買到一名基層軍官三個月的工資;在德黑蘭大學,學生們用TikTok傳播被禁的學術論文。這些細節暗示著:再嚴密的統治,也擋不住人們對自由和進步的渴望。
或許正如被捕的活動家萊拉·帕沙伊所說:“我們永遠不會再沉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