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馬
FEI'S TALK
近日,郭晶晶佩戴兩套周大福高級珠寶作品的照片成為社媒熱議話題。我也有幸受邀特別從英國奔赴杭州法云安縵,出席見證了周大福“和美東方”高級珠寶系列的全球首發。非常坦誠地講,這次活動可謂徹底重塑了我對周大福的品牌形象認知。
郭晶晶出席周大福“和美東方”高級珠寶首發盛會
想起來,我還是20年前從深圳赴香港出差時第一次購買周大福,一條送給我媽媽的金手鏈。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買金飾,選了自己調研之后最感放心的品牌。誠實講,彼時二十來歲的我對周大福珠寶的品牌印象是:黃金富貴。
而這次在杭州,我領略到的卻是一個:清雅又端方、古樸又靈動、傳統又現代,且中西合璧、文氣縈繞的周大福——更準確地說,是一個有著近百年歷史傳承、想要“用珠寶讓世界看到中國之美”的中國領先珠寶品牌。
周大福“和美東方”高級珠寶系列首發盛會
在杭州法云安縵舉行
從百余件“和美東方”高級珠寶系列本身,
More
周大福“和美東方Timeless Harmony”是首個完全以中華文化為靈感的高級珠寶系列,意義非凡,由周大福高級珠寶創意總監劉孝鵬(Nicholas Lieou)領銜設計。他出生香港,求學于倫敦、紐約。
到展覽場館的展陳設計,
此次首發盛會展覽,同樣由劉孝鵬先生策展并做展陳設計,突破了傳統珠寶展陳范式,借鑒中國園林“移步換景”的靈感,營造出“曲徑通幽”的觀展動線,構建出古雅、靜謐、謙遜、宏大等多重敘事和視覺層次。
再到晚宴置景與菜名菜式訂制,
晚宴菜名菜式與“和美東方”的作品一一呼應
當真是細節難忘余韻悠長——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奔赴一個品牌的高級珠寶首發式,而是沉浸式地體驗了一回東方美學的詩意。
這趟奇妙的旅程,不止是刷新了我對周大福的認知,更刷新了我對高級珠寶在設計與穿戴上的認知——也因此,它不止是周大福乃至中國高級珠寶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時刻,在全球高級珠寶行業中也具有創新與突破意義。
這次發布的百余件周大福“和美東方”高級珠寶系列,既有以中國哲學為靈感的“蓮華清韻”、“天圓地方”、 “傳喜”作品,還有以東方建筑元素創作靈感的“宮宇御韻”、“金漚浮釘”、“瓦影繪韻”、“筑衡同韻”。
下面就請聽我為大家細細講述此行所見所聞所訪所感。我會選擇一位留言最打動我的讀者送出神秘禮物——如果你喜歡珠寶,那你會十分喜歡這個禮物:)
先就從社媒上刷屏的郭晶晶聊起吧。
一向低調內斂的郭晶晶,是作為鄭志雯(Sonia Cheng)的好友身份應邀出席本次“和美東方”高級珠寶首發盛會的。而周大福高級珠寶系列的正式發布,正是在鄭志雯的掌舵之下——畢業于哈佛大學數學系的她,今年44歲,是目前周大福珠寶集團副主席、瑰麗酒店集團的首席行政總裁,也是5個孩子的母親。
郭晶晶(左)與鄭志雯Sonia Cheng(右)
這兩位女性,都不事張揚,不喜浮夸,更不會炫富——雖然,她們都是客觀上位于金字塔尖的女性。
前幾日翻看《鄭裕彤傳》,還看到鄭家后代特別叮囑兩位作者(均為學者身份):不要歌功頌德,不要炫耀個人成就或家族財富。
終于明白為何一直以來“周大福”連品宣都做得十分低調。
然而,周大福的品牌實力,又其實遠超國人的想象——我也是這次參加活動才獲悉,周大福不止是全球零售網絡規模最大的珠寶零售商,也在2023年德勤《全球奢侈品力量》報告的全球奢侈品牌收入排名第七, 亦是榜單上唯一華人品牌。
有這樣的實力做底,鄭志雯帶領周大福珠寶集團推出高級珠寶系列,可謂水到渠成。事實上,周大福珠寶也很早就開始為客戶做高級珠寶私人訂制。
展覽現場的周大福品牌史展區
郭晶晶此行佩戴了“和美東方”的兩套作品——分別來自“蓮華清韻”和“天圓地方”。人與珠寶之間,可謂高度適配,互相詮釋。
郭晶晶佩戴“蓮華清韻”作品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 “蓮”最深入人心的品質和象征意涵便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它高潔、素靜、雅逸、清靈。
周大福高級珠寶創意總監劉孝鵬(Nicholas Lieou)在接受我采訪時還特別解釋了自己緣何選擇蓮之“含苞待放”的形態——因為,這個階段的蓮,最能體現生命能量的蓄積之勢。而它,必將迎來盛放。他看重的是這個象征意義。
這種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表達,被劉孝鵬以兼具國際性的當代珠寶設計語言融匯在作品創作之中,讓它具有了現代的形式感,可謂“傳統與現代共生”。而不是簡單地以形寫形。
蓮華清韻戒指?
蓮華清韻耳環?
我以為,劉孝鵬簡潔、輕靈、優美的設計語言采用,與“蓮”本身所包含的文化意象,也是完美契合的。過去我們實在看了太多絢爛、華麗、奪目,以彰顯佩戴者尊貴身份為主要目的的高級珠寶,但“蓮華清韻”作品,卻不染不妖,靜謐又倔強:任爾喧嘩,我自寧靜。
“蓮華清韻”珠寶作品,似是郭晶晶人格的無聲表達:潔凈、素雅,獨立、有力。在這時,項鏈也就超越了其本身的物質意義和金錢價值。它不再僅僅意味著:稀有的鴿血紅或祖母綠、亦或是D級的凈透鉆石與昂貴的鉑金。
如周大福珠寶集團高級珠寶總經理余培(Catherine Yu)的形容:“珠寶是人貼身佩戴的文化符號和情感表達。”
郭晶晶佩戴的另一套“天圓地方”作品,則十分合襯她個人氣質與品性中的另一面:端莊厚樸、沉穩大氣。
從設計美學背后的文化象征性來講,“天圓地方”的靈感,取自中國古老的哲學觀與宇宙觀。“圓”演繹著天時的圜轉不息,“方”象征著大地的穩固恒定。設計上通過方圓的有序組合,將遼闊天地濃縮于玲瓏珠寶之間,蘊含著中國人對“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它在美學設計上,是端莊、珍重、大氣的,在文化象征意義上,又寓意著生生不息、陰陽和諧、圓滿吉祥。
尤值一提的是,作為高級珠寶中的臻品,這件作品采用了最頂級的翡翠。西方的高級珠寶珠寶鮮少采用翡翠,而這也是“和美東方”系列的獨特之一,更是高珠領域的一次大膽材料創新。
More
品牌高級珠寶創意總監劉孝鵬告訴我說,從項鏈到耳環、手鏈、戒指,作品中所有翡翠用料均來自同一塊原石,這才保證了它們能在色彩表現(濃陽正純)、種水質地上都高度一致。
高品質翡翠本就稀有,而以頂級創意、工藝打造的一整套作品都源于同一塊原石,放眼全球翡翠高珠市場,也極之罕見。
周大福高級珠寶創意總監
劉孝鵬 Nicholas Lieou
難得的是,為了將“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完美貫徹到作品中——因為,杰出且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創意設計,同樣是高級珠寶穿越時間得以保值增值的重要參數之一——周大福的整個高珠團隊,都非常舍得“耗材”并不惜工時,這才讓整套作品體現出了完美的“方圓”與“秩序”。
從這里,我們也得以窺見周大福做高珠的態度:頂級用料、頂級工藝,和純粹極致的設計追求。
而為了增加“天圓地方”項鏈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頻率,劉孝鵬還特別貼心地采用了“可拆分可疊戴”的設計,讓其適配當代女性的多元化生活場景。
比如你分拆后只戴一條,就像戴了一根晶瑩剔透靈秀的choker,幾乎適配日常生活的任何場景。若有重要的會議、正式的場合,也可選擇兩條疊戴。若參加晚宴盛會、隆重典禮,像郭晶晶這樣三條疊戴成“晚宴珠寶”的形式,則非常得體合宜大氣。
周大福的高珠設計是真正“以人為本”,從佩戴體驗出發的。就像劉孝鵬所言:“重心從來都是人,而不是珠寶。是人在佩戴珠寶,而不簡單是把珠寶戴在人身上,更不是讓珠寶來支配與約束人。”這也是劉孝鵬對高級珠寶在當代語境下的全新詮釋——不得不說,很大膽,也很有突破性。
華夏之美,當代創繹。周大福“和美東方”高級珠寶系列的每一件作品,在我看來都“舉重若輕”,讓當代女性們在各種生活場景中,都能佩戴自如,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共生”。
比如“傳喜” 作品。
“傳喜”作品延續了周大福“傳福”系列的精髓,以東方吉符“喜”為鑰, 啟古今交融之門。“喜”字如一卷流動的史詩,演變為中華文化最溫厚的情意符碼,滿載美好幸福,并衍生出世界大同、寰宇共通的美好祈愿。
“傳喜” 凝練了中國漢字“喜”之形神, 以當代設計語言煥新演繹,蘊藏了擁抱喜悅、珍藏美好的寓意,將幸福、團圓與美好祝愿具象呈現。
劉孝鵬告訴我,為了提升上面這樣一條項鏈的穿戴體驗——更舒適、更貼合女性的身體自然曲線,他對每一顆鉆石、每一顆金屬扣環都反復地打磨調整角度。
他說這不是一種“完美主義”,而是出自于匠心的“尊嚴”。他希望每一位佩戴者都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之間享受到高級珠寶帶來的快樂、護佑和祝福。
尤值得一提的是,“傳喜”作品中還大膽使用了足金——又是西方高級珠寶中鮮少使用的材料。比如有一對精美的香盒,由足金與琺瑯打造。中國漢字“喜”被凝練成簡約的金色現代幾何線條,鑲嵌在象征幸福幸運的紅色琺瑯之上,寓意:開門見喜。
以中華建筑為靈感源泉的“宮宇御韻”作品,亦是讓我非常驚艷的。這套作品源于對以紫禁城為代表的中國宮殿建筑美學的深刻解讀與當代詮釋。它以珠寶為媒介,將宮殿的和諧秩序轉譯為可佩戴的微觀宇宙。
選材配色方面,有多種大膽組合,既有黑玉髓、也有祖母綠、紅寶石、鉆石,還有珍珠。
其中,紅色象征吉祥繁榮,白色的鉆石代表高潔神圣,祖母綠象征生機與希望,深邃的黑玉髓彰顯沉穩內斂之氣度。
因為我自己非常喜歡穿黑白衣衫,所以我尤其喜歡這個系列中的黑白撞色款。它幾乎可以適配所有黑白灰色系亦或彩色系的服裝。
More
若我從中國五行文化的角度看,黑白又分別代表著水和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又生金。這就生出了一種生生不息的永恒性與和諧性。
除了“宮宇御韻”,像“金漚浮釘”“瓦影繪韻”“筑衡同韻”也都是以東方建筑元素為靈感源泉,作品各具神韻。
這條金漚浮釘項鏈工藝極為復雜困難,
很難再復制了
筑衡同韻耳環(左)
金漚浮釘紅寶石耳環、戒指、手鐲(右)
備受歡迎的瓦影繪韻項鏈(上)與耳環(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和美東方”系列的每一件臻品都是嚴格精選用料,主石都是珍藏級的。這是百年周大福對顧客的信譽承諾。這也讓我想到當年鄭裕彤先生在在港澳地區率先推出999.9黃金首飾(即足金純度達千分之999.9),從此,“周大福”三個字即意味著誠信美譽。
“傳喜”戒指
那么,“和美東方”系列作品與此前西方高珠品牌設計的東方元素的高級珠寶又有何本質區別?
應該說,過去西方珠寶品牌融入中國元素或東方元素時,通常都是非常具象化的“拿來使用”,看重的是一種來自東方的“異域情調”,可能生怕人看不出它的“東方性”。但周大福高級珠寶創意總監劉孝鵬作為一個接受了東西方教育的當代中國珠寶設計師,他更喜歡在哲學意義、文化象征意義的維度上去使用中華元素。
你會發現,他的設計語言非常當代的,也是國際化的,偏好用簡約抽象的曲直線條去表達。這種手法,也會讓我想到建筑大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我當年參觀完即稱之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現代化表達。我在兩位的設計之間,發現了異曲同工之妙。
此外,劉孝鵬的設計里還非常重視中國藝術中的“留白”特點,正是對“留白”的使用和堅持,讓他的設計區別于珠寶設計史上Art Deco(現代裝飾藝術)風格。他坦承自己受到西方珠寶美學的影響,但又做了一些突破。而這個突破口,正來自獨屬于我們傳統東方美學的“留白”風格。
劉孝鵬說,以前他為西方頂級珠寶品牌工作,通常它們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美學傳統,而作為設計總監,你必須把品牌的傳統和需求擺在“個人創意”之前。但作為周大福高級珠寶創意總監,他感覺自己被賦予了極大的創作自由度,得以做一些前所未有的大膽嘗試,更一頭扎進了中華傳統文明的寶庫,盡情遨游、摘選。
以上種種,都構建出了“和美東方”系列的獨特屬性。
周大福“和美東方”高級珠寶系列,最打動我之處在于:它是全球高級珠寶史上首個完全以中華文化為靈感、向中華文化致敬的系列創作。也因此,這個系列在整個珠寶史上,也有著特殊的意義。
而如此手筆,只有中國領先的珠寶品牌才會有愿景也有實力來實踐完成。它不止承載著周大福“用珠寶讓世界看到中國之美”的品牌精髓,也如鄭志雯女士所言:
周大福珠寶集團副主席
鄭志雯 (Sonia Cheng)
它象征著中國品牌在全球時尚版圖中構建東方話語權的重要突破,亦是對傳統西方審美體系的東方視角重構。”
我也特別為周大福高級珠寶總經理余培(Catherine Yu)的一段晚宴致辭所觸動:
與我們曾經親歷過的國際頂級珠寶盛宴相比,中國的高級珠寶品牌,究竟應該擁有怎樣的獨特面貌與靈魂?
今天,我們帶來的這個全新系列,正是我們對于這個時代之問的深情回應。它不僅僅是一次產品的發布,更是我們向中華璀璨文化的致敬與深度探索。
從創意靈感的迸發,到極致工藝的錘煉;從甄選寶石的嚴苛,到最終風格的呈現——我們始終以深厚的中華文化為創意源泉,用高級珠寶的語言去演繹、重構、升華那些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文化基因。
我們致力于打造的,是真正屬于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可佩戴的貼身文化符號 ——它們承載歷史,飽含情懷。”
從私人角度言,我已認識余培多年,她旅居巴黎逾二十年,我一路見證她為眾多西方頂級奢侈品牌擔任高管工作。如今她應邀加盟周大福,以自己的國際視野、高珠領域的專業經驗來輔助鄭志雯全力開拓高級珠寶領域。在國潮當令、民眾高度文化自信的此時此刻,余培認為周大福推出以“東方美學”為本的高級珠寶系列,既源自于鄭志雯希望將中國高珠推向世界的愿景與魄力,也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
余培(Catherine Yu)和我
“對于更注重個性表達的新一代中國人而言,我們真的還要繼續以西方品牌的珠寶去作為我們貼身的文化符號嗎?”余培認為,當下的高級珠寶市場客觀上需要有一個我們中國自己的高珠品牌,懂得當代中國人的情感、文化身份,做出符合我們哲學觀、宇宙觀、情感觀的設計與表達。
而從周大福的自身實力與優勢而言,第一,有著近百年傳承的周大福,已連續多年穩坐全球珠寶品類第一零售商交椅,坐擁全球頂尖的珍稀寶石收藏;第二,周大福有頂尖的人才體系,自有工坊匯聚了數十位屢獲國家級殊榮的大師級工匠,工藝水平即使放眼國際也是第一流的;第三,周大福也具備世界頂尖水平的創意能力,鄭志雯女士親自將劉孝鵬先生從美國請回香港,來主持周大福的高級珠寶創作。
如此,歷經4年的傾情投入、匠心打造,這才有了今日“和美東方”系列的全球首發。2029年是周大福品牌成立第100周年,高級珠寶這個板塊也已經做好了未來4年的規劃,余培告訴我,每年的設計主題都將繼續圍繞中國文化展開,從方方面面講述中國故事,并與世界對話。
這種以變守恒、大膽突破的精神,并不陌生。我讀《鄭裕彤傳》,印象最深的便是鄭博士的膽大心細、勇于突破,更有他的三字箴言——勤、誠、義。彼時在香港做黃金珠寶生意的商人并不少,周大福的發展歷經香港淪陷、特殊的黃金管制時期,鄭裕彤先生能將周大福從一間普通金鋪發展為后來中國珠寶品牌的引領者,還創辦了著名的新世界發展集團,絕非常人。
今日,已經走過96載的周大福布局高珠線,則是周大福珠寶品牌整體升級轉型戰略、邁向高端化全球化的一部分。周大福不止在去年更新了logo設計,還在香港中環啟幕了首家周大福珠寶新形象店,隨后,深圳、武漢、西安、上海的形象店相繼新張。下個財年,周大福將于中國內地和港澳共計新增20家形象店,并將在百年店慶之前翻新所有線下門店。
周大福全新品牌形象店
我,已經開始期待2029年,正式跨過百年里程碑的周大福。
最近研讀珠寶藝術發展史,一個深刻的體悟是:每一件高級珠寶,都是超越寶石和貴重金屬的藝術品,是我們貼身佩戴的文化符號,承載著我們的文化基因、生命記憶,寄托我們的情感與美好愿望。它也是守衛我們能量的護身符。今日當代女性對高級珠寶的需求,已經從“供奉、收藏”轉向“表達自我”。奢華珠寶也不再高不可攀,更多是日常搭配的必須,還是一種與外界表達溝通的工具,它無聲講述著“我是誰”。
英國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曾在她的名作《奧蘭多》里寫道:
“衣服的功能絕不僅僅是御寒。衣服能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也改變世界對我們的看法。”
我們佩戴的珠寶,又何嘗不是?
我們的外在造型風格,其實都是我們從自己的性格中挑選出了一些元素,進行審美組合。我們喜歡一個設計師的作品,無非是他的設計風格,剛巧契合了我的審美偏好與表達需求。
更何況,珠寶既具有外在的美,也早已被視作一種“精神容器”,我們用它來儲蓄美好的情感、記憶、心愿,也紀念人生中的重要時刻。我們渴望永恒,所以我們才如此青睞壽命長達數十億年的鉆石、寶石。
“和美東方”系列作品,不止有收藏級的稀有寶石,更有世界一流的創意設計與工藝,承載了獨特的文化表達。它,更是為當代女性的日常佩戴需求而“量身訂制”。
“高級珠寶應該是可以給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帶來喜悅的,而不只僅僅是為了收藏、崇拜珠寶本身的價值,然后一年也找不到幾個特別場合去佩戴。”余培說,她非常贊同劉孝鵬創意總監的觀點,在人與珠寶的關系中,是人擁有珠寶,而不是珠寶支配人。
是的,“和美東方”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輕靈而富有當代氣息的,是那種你即便穿一件普通T恤也可以輕松駕馭的。適配當代女性各種生活場景。
我很喜歡劉孝鵬這種“以簡馭繁”的設計理念和珠寶語言。一個有趣的巧合是,我在《鄭裕彤傳》中看到李嘉誠形容鄭裕彤為人做事,也用了同樣的詞——以簡馭繁。
不知不覺,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但仍不足以盡現臻品之美、我之欣賞。歡迎你在文末留言交流你的讀后感,或你對高級珠寶的品讀,亦或是你對周大福的印象。我會選擇一位留言最打動我的讀者送出神秘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