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來,目光所及之處,是床頭那堵“峭壁”般聳立的紅樓書架。層層疊疊的書籍,像一群安靜的老友,以各自獨特的姿態(tài)排列著。不少書自購回后,不過隨意翻翻,便被我束之高閣,它們整齊地“排排坐”,恰似天真爛漫的小朋友。每當凝視這滿架的書籍,心中便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愉悅——這,正是我所謂“看書之意不在讀”的真諦!
常有人對我這般買書卻不讀的行為深感困惑,尤其是那些不愛讀書的人,在他們眼中,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舉動:書若不讀,買來又有何用?豈不等同食物買來不吃?說來有趣,提出這般疑問的,甚至還有一位剛踏入清華校門的理科博士生。那日,她望著我桌上那本尚未拆封塑料封皮的脂評本《紅樓夢稿》,滿臉不解地發(fā)問。面對她疑惑的眼神,我一時語塞,腦海中思緒翻涌,卻不知如何解釋這看似荒誕的行為,最終,才勉強憋出一句“買了總會讀的”??稍捯怀隹冢B我自己都覺得底氣不足,因為我深知,買書與讀書之間,或許本就沒有必然的時間關(guān)聯(lián)。
在我看來,愛書之人買書不讀,實則是一種“藏”的樂趣。這種樂趣,恰似愛穿戴的女子,縱使衣柜里堆滿了琳瑯滿目的時裝,卻仍時常抱怨“沒衣服穿”。二者雖形式相似,本質(zhì)卻大有不同。時裝有時效性,潮流更迭迅速,昨日的時尚寵兒,今日或許就成了過時之物;而書籍卻無此擔憂,它們靜靜立于書架之上,散發(fā)著歲月沉淀的魅力,不僅能為居室增添文化氣息,使“棚壁生輝”,更可在友人來訪時,成為值得驕傲展示的精神財富。古今多少文人雅士,因藏書而成就大學問,他們的名字與事跡,在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令人敬仰;反觀藏衣者,大多難脫炫富俗流之嫌,難以獲得真正的尊重。
于我而言,家中的書架宛如一座神秘的精神世界。閑暇之時,站在書架前,恍若置身于巍峨的書山之下,滿心都是攀登探索的渴望;漫步其間,又似徜徉在幽靜的書林之中,感受著知識枝葉的輕撫;偶爾目光掃過層層書脊,仿佛翱翔于書云之上,任思緒自由馳騁;興致來了,抽出一本細細翻閱,便如同潛入深邃的書海,探尋無盡的寶藏。這獨屬于我的“書之樂”,不在于是否讀完每一本書,而在于與書相伴的每一個瞬間,在于對知識的向往與對文化的熱愛。
買書不必讀,并非對書籍的輕慢,而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態(tài)度與精神追求。那些尚未開啟的書籍,就像一個個等待被揭開的神秘禮盒,蘊藏著無限可能。它們安靜地守候在書架上,既是過往閱讀的見證,也是未來探索的起點,更是我平淡生活中永不褪色的精神慰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