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才懂得,縣域政府官員十年歲月,晉升處級職務時間規劃
通過努力,十年內晉升正處級職務。這樣,即使是30歲進入政府體制內工作,也有15年時間,在45歲前,進入正處級實職序列工作。縣城人員晉升正處級年齡要求可以更加寬松一些,這個目標更加困難。但是,最終目標一樣,縣域政府人員起點低,還是要以10年為目標,持續努力。
一、從科員晉升到副科級領導職務,要在3年內完成
首先,縣域政府副科級實職的晉升,一般就是晉升到鄉鎮副職。縣區政府提拔晉升人員時,首先會要求晉升后,先去鄉鎮鍛煉一下工作經驗。在調任去鄉鎮時,優先爭取鄉鎮黨委副書記職務,因為這個職務一般分管鄉鎮黨建和經濟方面,容易出政績。這方面工作成績可以清晰量化,成績能夠被直觀表達出來,容易獲得認可。
其次,可以選擇就任縣區發改委或者招商局副局長。發改委是政府核心部門,向領導匯報工作的機會多,自然容易提拔。招商局相關工作領域的經濟指標,也是容易量化。只要成績達標或者達成一定地目標,就容易獲得認可。
最后,如果當前工作在黨委辦公室或者政府辦等核心部門,爭取擔任縣黨委辦公室或者綜合科科長,可以大范圍服務縣委書記和周圍局委的溝通事項,增加自己表現的機會,從而讓自己職務晉升概率成倍增加。
在縣級政府晉升至副科級,就是領導干部了,這是地方縣級政府人員仕途的一大門檻,會將大部分公職人員擋在門外,這一步是最難的。唯有拼盡全力,然后才可能有未來的發展。也許在縣域政府3年內完成副科級晉升很難,但是,也要持續努力,越早晉升,對以后的發展越有利。
二、從副科級晉升到正科級領導職務,要求2年內完成
總體目標就是在30歲前,解決縣域政府正科級實職的晉升。一般是首先選擇擔任鄉鎮黨委書記、鎮長或者鄉鎮人大主席等。這些正科級職務,也包括縣區局委一把手或者街道辦主任,或者縣區黨委部門科長等正科級實職。
成為副科級干部后,在縣區政府就是走上了領導崗位,可以經常在縣區一把手面前留有印象了,再提拔至正科級崗位,相比之前要容易許多。
三、從正科級晉升到副處級領導職務,要求3年內完成
正科級職務任職期間,至少具有2個不同正科級崗位實職的調整輪換經歷,并且累計擔任正科級職務工作時間超過3年。在此期間,如果沒有在鄉鎮或者鄉村干過2年以上,就需要想方設法,掛職到鄉鎮或者鄉村,并且持續時間2年以上。這是要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或者掛職經驗,從而具備完成從正科級到副處級的晉升條件。
在這個時間段內,總體目標是,在33歲前成為副縣長。最好是成為省廳副處長,這就完成了從縣域到更高平臺的跨越,為后續事業的發展和提升拓寬道路。
副處級職務的主要晉升路徑,一種,是可以選擇在縣域深耕,任職本地經濟強鎮黨委書記,同時確保任期內GDP增速全縣排名第一,招商引資數額全縣排名第一。最好再推動1個十億級規模產業項目落地,能夠極大地推動本鎮經濟發展,從而作為自身晉升提拔的核心政績。
另一種,是也可以選擇借調到省廳工作和任職,實現事業發展平臺的跨越。通過工作前期建立的省廳人脈關系,爭取借調到省發展改革委員會或者省委組織部,接受師父帶徒弟一樣的工作形式,跟著師傅工作和學習。在省廳工作期間,可以積極主動承擔全省性政策制定相關工作。比如積極參與縣區級經濟發展考核辦法的修訂,積極發表具有建設性和深度思考的建議,避免低級錯誤,讓處長省心省力,從而認可自己,為自己職業發展提供助力。
四、從副處級職務晉升到正處級領導職務,要求3年內完成
這一階段總體目標是年齡在35-38歲之間,晉升成為縣委書記或者省廳處長,也需要選擇合適的路線。
一個路線,是選擇在縣區地域內實現職務突破,在任職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期間,在縣區政府債務化解或者土地整治等攻堅任務方面做出成績。因為這些方面困難的解決辦法,在省委領導心目中的關注度比較高。可以利用智慧縣城等全省標桿項目包裝政府專項債,從而化解政府債務,實現吸引省委主要領導到本地調研,從而得到省委領導認可,在領導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綜合來說,職務晉升還是需要優秀的業務能力做為核心基礎,人脈資源成為自身發展的加速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