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北方多地要被濕熱“燜蒸”了。副熱帶高壓邊緣把南方的潮氣往北送,華北、黃淮不少地方跟蒸桑拿似的。
北京、天津、石家莊這些地兒,氣溫30℃出頭,濕度超70%,莊稼葉子都打蔫兒。山東濟南、河南鄭州等地,未來6到7天高溫全勤,玉米正拔節可經不起這么烤。
別以為溫度沒超35℃就沒事,高濕度裹著熱氣,作物呼吸都費勁。
菜園里的辣椒、茄子、豆角,葉片掛水珠容易滋生病菌。大棚種植戶注意了,悶棚會讓作物爛根,趕緊把通風口全打開。山區種果樹的老鄉,連續高濕可能招紅蜘蛛,得提前打藥預防。
平原地區玉米地要清溝排水,別讓根系泡在濕乎乎的地里漚著。
老輩人說“濕土曬秧,干土怕荒”,但這回是濕上加烤,得雙管齊下。家里存的種子、化肥要放在高處,潮氣大容易結塊變質。養雞養鴨的農戶,禽舍要勤換墊草,潮濕天糞便發酵快,氨氣重傷牲口。
有人問這算不算“回南天”?
氣象專家說這是典型桑拿天,比回南天更烤人。
南方的“防潮經”在北方也能用,比如給育苗床鋪層草木灰吸潮氣。但咱北方作物習性不同,果樹套袋得留透氣孔,別讓果子捂出斑點。
濟南歷城有農戶發現,中午給玉米地噴水降溫,反而讓葉片灼傷了。農技站提醒:高溫時段別澆水,早晚涼快時再灌,還得小水慢澆。未來幾天要是趕上雷陣雨,別高興太早,短時強降水會沖毀壟溝。
大棚架子、瓜棚竹竿要再扎緊點,去年就有地方讓大風掀了棚頂。家里種葡萄的,得把果穗下的老葉子摘掉,讓通風透光好些。我個人覺得,這波濕熱天對剛移栽的菜苗最不利,得趕緊搭防曬網。
有些老鄉看天氣預報說濕度大,就想著少澆水,這可不對。土壤里的潮氣和空氣濕度不一樣,扒開土看看,底下干了就得補墑。
河北有個村子,去年靠看云識天氣防了一場雹子,今年也得結合氣象預警。未來一周副高雖然減弱,但悶熱感不退,作物管理不能松勁。具體怎么判斷自家地塊的濕度?
老把式們都有土辦法,也別忘了問問村里的農技員。
眼下最緊要的是:清溝渠、開通風、防病害,一樣都不能拖。不管種糧還是種菜,抓住早晚涼快時候干活,別跟日頭硬扛。記住了:莊稼不怕熱,就怕又熱又悶,透氣排水是關鍵。
想知道更多接地氣的護苗法子,關注咱們的網易號,天天分享田頭經驗。農時不等人,濕熱天氣里,咱多費點心思,秋后的收成才能穩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