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農(nóng)歷六月初十,老輩人盯著天,說這日晴雨能看三伏天。村頭王大爺蹲在門檻上嘟囔:“六月初十晴,伏里旱連營。
”他說的“旱連營”,是三伏天熱得冒火,莊稼地干得裂嘴。
去年鄰縣伏旱,玉米葉子卷成繩,減產(chǎn)超兩成。
要是初十落幾滴雨呢?
老輩又有話:“初十落幾滴,三伏沒河堤。
”意思是伏天雨水多,河溝子能漫過堤岸。雨水足是好事,可去年南邊澇得狠,花生泡爛在泥里。
農(nóng)科站老張說,這和副高有關(guān)——初十雨多,副高偏南,伏天雨帶愛往華北湊。還有句“初十刮北風,秋稻少三成”。北風一刮,干熱空氣跟著跑,稻子葉子蔫得快。
更麻煩的是,干熱天蟲子繁殖快,5天就能出一批,打藥都攆不上。
“初十雷唱歌,陰濕半月多”,雷聲響過,雨就纏上了。連續(xù)陰雨,小麥容易生霉,可玉米倒是喝得飽,長得壯實。
老輩人看天,不光看云看風,還看動植物。王嬸說,螞蟻搬家蛇過道,準是要下雨;蜘蛛結(jié)網(wǎng)曬得歡,明兒準是大晴天。
這些老話,是祖祖輩輩蹲田埂、守莊稼攢下的。今兒科技發(fā)達了,手機能查15天預(yù)報,可老輩人還是愛抬頭看天。
李叔說:“手機準是準,可咱看了幾十年云,心里頭有桿秤。
”除了看天,六月初十還有講究。東頭張奶奶家掛金蟾,說是“金蟾吐瑞,財運亨通”。
西頭祠堂飄著香,老李家子孫都回來,給祖宗擺上紅燒肉、蘋果。
村南頭趙叔帶著娃刷井,說“井神保水甜”,刷完還供了碗桂花糕。這些習俗,老輩人說是“圖個吉利”,年輕人說是“找個由頭聚聚”。
現(xiàn)在問題來了:老輩的天氣話,放現(xiàn)在還靈嗎?有人說靈,去年初十晴,伏天真旱了;有人說不靈,前年初十雨,伏天倒沒澇。其實啊,老輩的話是經(jīng)驗,科技是幫手,兩樣結(jié)合著看,莊稼才穩(wěn)當。
想知道更多農(nóng)時天氣門道?點個關(guān)注,咱接著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