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什么瓜對交通工具要求最嚴格嗎?必須是新疆“老漢瓜”!
據說每年這個時候,在新疆的機場,很多乘客紛紛變身“老漢瓜使”,挑戰千里運瓜。人家是長安的荔枝,你這是新疆的“老漢瓜”。這瓜到底有何魔力,讓大家恨不得“人肉”帶瓜?
“老漢瓜”,缺牙的老爺爺、沒牙的小孩都能吃的瓜:上下嘴唇一抿,汁水爆進口腔,甜香四溢,果肉軟糯,選對了齁甜,選錯了,你基本可以當喝水了。
它的學名叫“歇克甜瓜”,新疆當地人叫它“柏謝克辛”,意思就是說“一包甜,太好吃了”!“老漢瓜”被網友們譽為甜瓜中的“天花板”,有評論說“新疆沙漠里沒有的水,都在這瓜里呢”。也正因為它水多皮薄,一按一個手印,很難長途運輸,一般也就只能在新疆本地吃到,意猶未盡的游客無奈只能挑戰“人肉帶飛”。
從外形看,最初“老漢瓜”是高圓的果皮,有縱向凹槽,肚臍處有的會有凸起,外表看似南瓜;后來經過品種改良,現在能買到的基本上都是橢圓和圓形的,果皮上還有網紋,不認識的人會把它當成南瓜或哈密瓜新品種。
“老漢瓜”喜光喜溫,具有一定的耐旱性。新疆的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和喀什地區喀什市阿克喀什鄉,是“老漢瓜”的重要產地。這里冰峰與沙漠共存、瀚海與綠洲為鄰,天山南麓雪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為“老漢瓜”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環境。每天十五六個小時的日照時長,顯著的晝夜溫差,也讓“老漢瓜”積累了更多的糖分和水分。
近年來,“老漢瓜”在當地大力推廣,以喀什市阿克喀什鄉為例,今年種植了2600多畝“老漢瓜”。瓜農們在鄉里技術員的指導下,采用統一育苗、統一移栽、統一水肥管理、統一品牌銷售的模式,不僅提高了“老漢瓜”的產量,還提升了瓜的品質。據當地媒體報道,如今每畝地的“老漢瓜”產量可達700公斤至1000公斤,一畝地能為瓜農們帶來5000元到6000元的經濟收入。不錯的收入,讓老百姓也越來越愛種。
當然,進入七八月份,除了新疆的“老漢瓜”,新疆哈密瓜、阿克蘇吊干杏、吐魯番葡萄、天山水蜜桃等水果也相繼上市了,不得不說,太陽真的是格外偏愛新疆,把甜蜜都曬進水果里去了。
最后,吃過“老漢瓜”的友友,請在評論區分享下你的感受吧!
農視點述評員 | 趙寧寧
剪輯 | 王夢迪
責編 | 趙寧寧
主編 | 楊公元
監審 | 楊 巍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溫度融化數字,用視角剖析現實,讓每一聲嘆息都被聽見,每一份堅守都有回響。《農視點》,看懂生活褶皺里的光——這里沒有宏大敘事,只有與你血脈相連、與時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農視點》屬中央新聞網站農視網原創欄目
版權歸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