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染,杏園內果實飽滿金黃,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豐收的芬芳氣息彌漫在空氣中。就在這杏子采摘園開園的熱鬧時刻,一師九團社保所的工作人員,帶著政策宣傳資料,穿行于累累碩果與忙碌采摘的身影之間,一場特別的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宣傳活動,正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在田間地頭悄然鋪開。
社保所工作人員小劉熟練地接過李大爺摘下的杏子放入筐中,順勢自然地聊起了養老保險。小劉拿出宣傳冊,將政策術語轉化為田間地頭的實在話:“大爺您看,這就好比咱這果園——早種樹、勤澆水,果子才多才甜。養老錢也是這個理,現在按時交、交得夠,以后每月領到的錢才踏實豐厚。”他指著不同繳費檔次,形象地比喻成“小杏樹”與“大杏樹”,解釋投入不同,日后“收成”自然不同:“如同咱樹上杏子,大小皆甜,繳費檔次不同,都是未來養老的倚靠,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嘛!”李大爺凝神聽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樣一說,心里透亮了,是得為以后盤算盤算了。”
社保所工作人員就地取材,順手撿起幾顆飽滿的杏子,在田埂上擺出幾個不同的“堆頭”,代表各檔補貼金額:“大家看,選擇高的繳費檔次,政府補貼的‘甜頭’也更足,最高能補這個數!”他手指向代表最高補貼金額的那堆杏子。旁邊的年輕人小趙立刻掏出手機,在工作人員指導下現場為父母操作演示繳費流程。工作人員補充道:“認證刷臉也能手機上辦,再不用來回跑幾十里路了!”便捷的操作讓鄉親們眼神一亮:“手機點點,老人們的養老錢就安排妥了?真省心!”
日頭漸高,社保所人員衣襟上早已沾染了泥土與杏香,政策宣講不再囿于高墻之內,它已融進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融進每一顆汗珠與每一次俯身采摘的辛勞里。(劉義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