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
我沒有辦法保留那么多回憶
因此許多美好跌落其中
愛情也一樣,雅各塔和加沙
只是其中一部分
自從那年分別,愛出現了一點意外
人生就多了一點痛苦
請保持好心情,雅各塔和加沙
只是其中的小插曲
請不要沾沾自喜,請不要自命不凡
尚在襁褓中的我們
路過歷史的陳年舊跡
腦海殘留了多少陳年舊事
唉,我終究算不上什么學富五車的人物
縱使植被上因果沾滿了鮮血
也無法改變赤腳醫生穿過泥濘的田野
把我抱回來的也僅僅是
胎衣——
獨居此處
第一次是全部的愛
第二次有些敷衍
你們留在田間的腳印
后來全被死亡席卷一空
老師說有些東西是命運
有些則是禍亂??站異劭樟?/p>
內容卻精彩紛呈
有時候愛過的東西
會愈發經久彌堅,想起三十年前
我們坐在三輪車上打情罵俏
便會啞然失笑
比之兩小無猜的東西
爬過頭頂的月亮
竟然一腳踩空。我們學著
盡量壓低嗓子生活
學會不再奢求,就像獨居此處的我
為了佐證一日三餐,一生的追求
竟然瘦到精疲
力盡——
作者:葉小松,1964年生人,網名,普魯米修斯(盜火者),讀睡詩社專欄詩人,詩歌寫作愛好者。部分詩歌收錄于《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歌語言獨特,詩緒敏捷,善于從生活的剪影中,挖掘出詩意的土壤,構筑詩的城堡。詩歌有自己獨特的意味和特別,有一定的辨識度。
孤獨與冥想(組詩)
1、相遇是孤獨的另一種闡釋
遠處是南北走向的天橋,天橋下是
中山二路
燈火通明,也許能照見另一個身影
此刻,他正孤獨地
孤獨地走在中山二路
與我白天孤獨走過的
是同一條路
不知道,他是否也在兒童醫院門口
邂逅一個臉色蒼白的孩子
然后,仰望夜空
看見我注目的天狼星
繼續喝酒吧,把自己灌醉
我愿意賭上十七顆菩提子
他將會穿越七星崗隧道
登上通遠門,與身披鎧甲戰斗的我
相遇
2、關于黑的隱喻
黑不是簡單的隱喻
也許是灰燼,是隱藏極深的刀
也許是倒在時光里的椅子
或者擋住通風口的紗衣
三只黑貓而已
一只守在辛巳年的靈堂
一只死于無風之夜
一只趁亂逃走
月光從夜的背后闖進來,弄皺
青衣女子的顏容
流言依然盛行,梔子花發黑
比未曾應驗的讖語
更令人恐慌
門敞開著,沒有人舉起
熄滅的桉樹皮火把
掉落進酒碗里,不過是有毒的蜘蛛
在進行一場有毒的表演
談及一場雨,關于金錢草和紫蘇
有人站起身,取下粘住頭發的蒼耳
“天亮了嗎?”
“不,不,無人經過秋天的墓地”
烏鴉和鴟鸮
都躲藏在暗處
3、我不是黑夜里唯一哭泣的人
養生的鱸魚死了
被摔亡的貓仍在慘叫
風正在穿過漏洞百出的夜晚
沒有一盞亮著的燈
愿意照耀停在陰影里的靈柩
我不是喝醉的屠夫
口袋里沒有閃光的金豆
在瀕臨死亡的樹下,安靜地站一會兒吧
一刻鐘,或者半個時辰
不要被穿花衣的狗發現
背風而立,按住發酸的肉體
擠出骨頭縫里淤積的疼痛
屏住呼吸,看銹蝕的刀
緩緩插入混淆著腐臭味的空氣
挑出幾粒哭泣的鐵釘
演出告一段落,沒有人原形畢露
檀木座椅被令人垂涎的塑膠花占據
無人在意,丟棄在垃圾堆里的朽木
它曾出演過帝王手中的龍頭杖
就讓衣衫襤褸的配角,繼續在風中顫栗吧
我不是黑夜里唯一哭泣的線人
那些信誓旦旦的石頭,那些刻著骷髏的彎刀
沒有出賣我的理由
仍將身著做舊的藍布衫,守在風起的巷口
讓另一些人看見
4、夜空
與夜半的艾草香混淆
作為背景
需要一輪半弦月襯托
一閃而過的,不是那只
左眼失明的灰椋鳥
影子像稻草人一樣
孤獨依然
伐樹的,鋤禾的
都已遠走
只留一個諱莫如深的黑洞
供醉酒人冥想
5、孤獨有毒,滲入虛空的骨隙
靈車遠去,我將繼續
站在陰影里
不知成為誰的眼線
凸起在黑色背景上的
是熄滅的火把
壬戌年出發的隊伍
沒有在黎明前原路返回
樹倒下的影子,攔斷記憶
我不能在咖啡屋外
懷念某個無人說話的夏天
孤獨有毒,滲入虛空的骨隙
被反復抽打的夜,正在成為
另一個瀕臨失控的戰場
作者:李洪(1973.11-),重慶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劍影情仇錄》、《斷臂無言》、《決斗》,中篇小說《鄉村葬禮》,出版詩集《獨自輕唱》《紅塵.煙火.流年》《重影》。作品見《安徽文學》《詩歌月刊》《延河》《鴨綠江》《特區文學》《散文詩世界》《參花》《躬耕》《陜西文學》《遼河》《含笑花》《速讀》《天津詩人》《重慶日報》《重慶晚報》《民族時報》《企業家日報》《北海晚報》《安徽科技報》《精神文明報》《讀者報》《武陵都市報》等,有作品入選《中國作家網精品文選:燈盞·2019(下卷)》(作家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故鄉的白楊樹
文/張帆(湖北)
白楊樹
雖然生在貧窮的土地
但也熱愛生活
就像村里上進的青年
不怨天憂人
只用樹枝粗細不一最簡單的線條
就刻劃出了胸懷藍天的大志
白楊樹
雖然長得并不是參天聳立
但,站得穩
挺得直
就像我敢于擔當的父老鄉親
寧彎不折的樹干
年年都挑起歲月的風雨
白楊樹
愛家
樹頂上的巢
總是筑得溫暖而舒適
所以每次節假日時
外出打工的人們,一個個像鳥兒一樣
不遠千里地飛回來
白楊樹
也愛故鄉
無論過去多少年
地下的根
永遠為流浪在外的游子
守著故土
把鄉愁扎得很牢很深
村口的背影是我永遠的鄉愁
文/張帆(湖北)
那年,母親在村口
送我去讀書
一袋子米,一袋子咸菜
還有一袋子的叮嚀與囑托
那年,母親送姐姐出嫁
送到村口,走不動了
坐在路邊
嚎啕大哭
那年,母親送弟弟妹妹外出打工
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
默默地站在村口
魂不守舍,發呆發愣
那年,母親送父親去看病
在村口
一步一個心思重重的交待
一步一個焦慮沉沉的擔憂
那年,母親為爺爺抓藥
不小心摔了一跤,灑在村口
她一點一點的撿,認真的樣子
比撿她的命還貴重
那年,母親送奶奶出葬
也在村口
她不哭,也不流淚
把頭發拽得肝腸寸斷
遠去的每一次道別是那么難揮手
離家的每一個腳步是那么難走
村口啊村口
是我記憶中永遠的傷痛
記不起多少次日思夜想的期盼在村口
記不起多少次望眼欲穿的等待在村口
村口啊村口
是我心里永遠的鄉愁
文/張帆(湖北)
你的心思
像清澈的水
可我
看不穿
那顆露珠,像你的夢
晶瑩剔透
可我,還是猜不透
讓我最不安的
你沒有紅蜻蜓的翅膀
卻總是
往我心尖上飛
冬晨
文/張帆
梅花,這么早就醒了
是在等一場雪
我這么早來到車站
是在等上班的一趟地鐵
這個冬晨
我和梅花,都是早起的人
早起的我們,都是在為自己的人生
赴一場理想之約
雪來了
梅不緊不慢地
開著花,一朵一朵地
顯得那么冷艷、高潔
而我沒有那么幸運
我只是一個為生活奔波的打工仔
三步當作兩步地
沖進了有座的最后一節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詩對生存生命的揭示?,F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