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承森
從技術層面看,漫畫創作的關鍵環節,是觀察生活的獨特角度。有趣的是,有些耐人尋味的漫畫,換個角度看也會給讀者帶來新的感受,或者引發新的思考。
漫畫家侯曉強先生的作品《生命在于運動》,是一幅典型的體育幽默畫。作品從田徑場的點滴細節著眼,從老年人的拐杖入手,讓一位銀發老人活力四射地出現在撐竿跳高場地。不管老人家以何種方式越過橫桿或以什么動作結束比賽,結果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份自信,重要的是這份灑脫對體育運動的精彩詮釋。
生命在于運動 侯曉強
第一次讀這件作品,還在十幾年前,記得當時忍不住笑出聲來,也忍不住為那只超長拐杖叫絕,同時也默默祝福這位前輩能夠玩兒出更多花樣。十幾年后的今天,我也進入了銀發隊伍,重讀這幅作品竟少了一些距離感。
老年人生活,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排隊往老年隊伍里擠。這看起來像是在服從一個無奈的規律,然而變化多端的漫畫時刻在提醒我們,運動可以延緩衰老,積極、幽默的情緒,也會讓老年人生活豐富而精彩。
正如知識帶來了知識經濟,文化推動了文旅經濟,銀發一族被關注也催生了銀發經濟。漫畫《生命在于運動》為銀發經濟提供了一些啟示。提到老年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拐杖,而不是運動器材。提到老年人休閑,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鳥籠,而不是像鳥一樣歌唱甚至飛翔。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關注銀發群體了。
漫畫是夸張的藝術,侯曉強先生筆下的老者當然不局限于拉風,甚至還有些瘋狂,但作品從另一側面傳達了一個事實,如今的老年人不服老、不想老,物質生活的提高,也讓他們看起來的確不顯老。
換個角度看,人們眼里的“銀發”,可能正在被“灰發”取代,更有一些老年人,頭發變灰都在遇到頑強抗拒。在這樣的背景下,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急需跟上和適應這些變化。
換個角度看,對于那些體力和精力過剩的銀發活躍分子,社會應該提供更多釋放他們活力的機會。老年人不僅僅是銀發經濟的對象,更應該成為新型銀發經濟的主導者。
換個角度看,隨著銀發期的延長、銀發族的擴容,人生的終點也會布滿一處又一處的亮點。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