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在當今社會,誠信仿佛是一座日益被侵蝕的基石,一些人在利益面前輕易地將其拋諸腦后。近日一則令人憤慨的事件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將社會中部分人道德缺失的一面暴露無遺。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重慶的一名女大學生小鄭。大學的生活看似自由美好,卻也伴隨著經濟上的壓力。小鄭的家庭并不富裕,為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賺取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她利用課余時間四處尋找兼職機會。去年暑假,經人介紹,小鄭得到了一份家教工作,這份工作承載著她對未來的期待,卻也讓她遭遇了人生中意想不到的困境。
小鄭所服務的家庭,家長是陳女士,其女兒當時正處于五年級升六年級的關鍵時期。小鄭主要負責教授語文和英語兩門課程。為了上好每一堂課,小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她精心備課,筆記寫得密密麻麻,工整而詳實,每一個知識點都經過仔細梳理。不僅如此,小鄭還十分貼心,她發現學生學習用品短缺時,毫不猶豫地自掏腰包購買,前前后后花費了幾百元,在她看來,這些都是為了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微不足道。
小鄭每次前往陳女士家上課,路途都十分遙遠。從她的住處到陳女士家,單程就要花費一個半小時,來回一趟則需三個小時。但她從未有過怨言,哪怕是在酷熱難耐的四川暑假,烈日高懸,酷熱的空氣仿佛都要將人蒸熟,每走一步都像是在熱浪中掙扎,汗水不停地從額頭、臉頰滑落,浸濕了衣衫,可小鄭依然堅持步行前往,只為了節省那區區兩元錢的公交費。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小鄭兢兢業業,為陳女士的女兒上了 17 次課,累計時長達到 41 個小時。按照事先的約定,每小時 100 元的報酬,陳女士應支付給小鄭 4100 元的家教費。小鄭滿心期待著,自己的辛勤付出即將得到回報,她怎么也想不到,這看似簡單的報酬結算,卻成了一場漫長而艱難的追討之路。
補課結束時,陳女士卻表示自己手頭暫時周轉不開,希望下個月再支付家教費。涉世未深的小鄭,懷著對他人的信任,善良地選擇了理解,她心想,大家都可能會遇到困難,晚一個月也無妨。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 整整一年的時間,小鄭卻一分錢都沒有拿到。
在這一年里,小鄭為了討要屬于自己的報酬,付出了諸多努力。她先后給陳女士打了上百個電話,無數次地等待電話接通,無數次地在電話里耐心詢問、催促。陳女士的態度卻從最初的敷衍推脫,到后來干脆拒接電話。甚至,她的電話號碼都變成了空號,微信消息也如石沉大海,無人回應。小鄭一次次地失望,卻又一次次地不放棄。她曾多次前往陳女士家所在的小區,在樓下苦苦等待,希望能碰到陳女士,當面討回自己的辛苦錢。可每次都是滿懷希望而去,失望而歸。
小鄭的父親看著女兒為了這筆錢如此奔波勞累、心急如焚,心疼不已,決定陪女兒一起去討薪。據小鄭父親所說,女兒兼職打工真的非常不容易,每次為了節省一塊錢的車費,寧愿走好遠的路去上課。她的單純善良,在這次經歷中卻被無情地利用。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 7 月 2 日,小鄭的求助視頻在網上發布后,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網友們對小鄭的遭遇深感同情,同時也對陳女士的行為表示憤怒。隨著事件的發酵,越來越多令人震驚的內幕逐漸浮出水面。
一位王先生看到小鄭的視頻后,主動聯系了幫助小鄭的媒體記者。他爆料稱,自己也是陳女士這種行為的受害者之一。王先生借給陳女士 2 萬元,陳女士卻一直不歸還。去年夏天,王先生好不容易堵到陳女士,到她家里討債,并為了以防萬一錄了像。沒想到,陳女士看到錄像后,竟然開始耍無賴,站在窗邊哭著喊:“他來逼我,給我錄像,我真的想死”,這一番表演,仿佛她才是那個遭受迫害的人,讓王先生感到無比無語。
不僅如此,隨著事件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受害者站了出來。他們中,有曾經為陳女士家服務的保姆,辛辛苦苦工作,卻拿不到應得的工資;有維修空調的工人,付出了勞動,卻被陳女士拉黑刪除,工錢打了水漂;還有賣水果的攤主,被陳女士拖欠水果錢…… 陳女士的 “欠債版圖” 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大額的借款到日常的消費,只要能拖欠的,她絕不支付。
通過進一步的調查,人們發現陳女士的真實身份并不簡單。她的姓名為陳某蘭,來自四川達州開江縣。多地的失信名單上都赫然出現她的名字,包括重慶、陜西、四川成都等地。她早已被限制高消費,成為了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上的常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 “老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對自己的失信行為,陳某蘭不僅沒有絲毫的愧疚,反而覺得自己是為了家庭犧牲一切的偉大母親,她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 “犧牲自己,幸福全家”,這種扭曲的價值觀,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網友們在得知這些情況后,紛紛為小鄭打抱不平。有人通過陳某蘭的手機號碼查到了其支付寶賬號,隨后以轉賬一分錢的方式,在備注中留言,怒斥她長期拖欠家教費的行為。這一分錢,看似微不足道,卻飽含著公眾對她逃債行為的強烈不滿與道德譴責。律師提醒大家,這種多次辱罵以及在網上公布陳某蘭個人信息的行為涉嫌違法。雖然大家理解網友們憤怒的心情,但維權仍需通過正規渠道。
目前,當地派出所已經介入此事。警方表示,他們會組織雙方進行協商,盡力幫助小鄭追回被拖欠的家教費。但如果協商不成,小鄭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從法律層面來看,雖然小鄭和陳女士之間沒有簽訂正式的書面合同,但根據小鄭提供家教服務以及陳女士理應支付報酬的事實,小鄭是有權通過法律訴訟來要求陳女士支付欠款的。
這起事件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拖欠家教費糾紛,它反映出了社會中部分人誠信的缺失以及法律意識的淡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交易和承諾,誠信是維系這些關系的紐帶。而像陳某蘭這樣的行為,不僅傷害了像小鄭這樣努力生活的人,也破壞了社會的信任體系。同時,它也提醒著我們,在進行任何交易或提供服務時,都應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簽訂明確的合同,以避免類似的風險。希望通過這起事件,能夠引起社會各界對誠信問題的重視,讓誠實守信重新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也希望小鄭能夠早日討回屬于自己的那份公道,讓正義得以伸張。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