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楚國人的一升米是多少?楚國的量器“筲(shāo)”首次在蘇州古城考古中發現。作為楚國官方的度量衡工具,一筲,相當于我們現在的一升多一點。這件陶量上也有清晰的銘文“吳市”,聯系到春申君“以故吳墟為城”,這件量器為蘇州2500年建城史提供了更新更早的實證。在河南登封、安徽安慶,王城崗遺址和虎鋪墓群考古也收獲頗豐。
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記者登上雪域高原,為我們找來了更多西藏與祖國內地血脈相連、文化相親的實證。西藏博物館里的佛像、石獅、經卷,薩迦寺的建筑形制,無一不是西藏和內地緊密相連的堅實證據。
迄今最大規模的紅山文化特展,“龍騰中國:紅山文化古國文明特展”在上海博物館東館開幕,展覽匯聚紅山考古百年成果及最新發現,展品超四分之一是首次展出。紅山文化究竟承載著怎樣的文明內核?它是中華龍文化的起源嗎?玉龍、神像與冢壇,揭示了史前先民怎樣的精神世界與價值信仰?《連麥探古》,一起去問專家。
紅山文化孕育了中華“龍”圖騰的源頭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這件玉豬龍。它蜷曲如環,神態生動,被認為是中國龍形象的早期雛形,《集古錄》,再去會一會這個遼寧省博物館的“老朋友”。
看看新聞記者: 毛睿 胡蘇青
編輯: 嚴相莉 游瑋
責編: 嚴相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