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體檢時,張女士看著報告單上“乳腺結節”4個字,心里瞬間充滿了疑問和恐慌。她焦慮地回想自己最近的飲食是否油膩、情緒波動是否過大。就在這時,醫生突然問了她一個問題:“你平時是不是一坐就是好長時間?”張女士愣住了:久坐和乳腺健康還有這么大的關系?難道每天坐在辦公桌前的8小時,真的會成為乳腺健康的隱形威脅?
久坐背后的健康風險
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顯示,2022年,我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482.47萬例,其中乳腺癌新發病例約有36萬例,在我國女性癌癥新發病例數排名中穩居第二。美國癌癥研究院通過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與實驗追蹤證實,久坐狀態會顯著拉高患癌風險。據統計,每10例乳腺癌和結腸癌病例中,就有1例是由于缺乏體育鍛煉造成的。
久坐不僅會減緩新陳代謝,引發內分泌紊亂,還會使機體長期處于慢性炎癥狀態,為癌細胞的生長提供溫床。另有研究表明,久坐會導致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增加8%~17%。所以,久坐不再是簡單的生活習慣問題,而是乳腺癌高發的一大潛在推手,需要大家引起重視。
久坐如何危害乳腺健康
1.代謝紊亂與激素失衡。
當身體長期處于久坐狀態時,新陳代謝的“引擎”便會逐漸降速。肌肉缺乏活動,致使線粒體活性降低,能量消耗大幅減少,身體自我調節系統因缺少運動刺激而逐漸弱化,無法精準調控體溫、血糖等關鍵指標,進而可能打破內環境平衡,引發代謝紊亂。
這種代謝紊亂會直接影響脂肪代謝,使腹部、臀部等部位脂肪持續生成并堆積,導致肥胖問題。脂肪不僅儲存能量,還能促使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使體內雌激素水平異常升高。同時,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引發胰島素抵抗,血糖代謝異常,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轉。
研究表明,高雌激素水平與乳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激素失衡會刺激乳腺細胞異常增生,顯著增加乳腺癌的發生風險,讓健康隱患在無聲之中不斷增加。
2.慢性炎癥。
當脂肪組織過度增生時,身體會呈現出明顯的異常特征。脂肪細胞不再正常發揮生理功能,更糟糕的是,免疫細胞誤以為這里有“敵人”,會大量涌入脂肪組織,結果就會引發炎癥,讓身體長期處于炎癥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機體的糖代謝會發生紊亂,身體對糖分的處理能力被嚴重破壞,就會出現高胰島素血癥與高血糖并存的現象。
與此同時,脂肪細胞及浸潤的免疫細胞釋放出大量脂肪因子,這些物質會間接激活一系列與乳腺癌發生發展相關的信號通路,使得乳腺癌的發生風險大大增加。
打破久坐模式動起來
可見,久坐有多種渠道增加患癌風險,所以,我們千萬別讓椅子成為乳腺癌的“幫兇”,要抓緊動起來。說到動起來,有人可能會想,雖然我每天坐得久,但下班之后會去健身,也能抵消久坐帶來的危害。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研究表明,連續靜坐超過90分鐘,血糖就會悄然波動,甚至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即使每天堅持運動,也難以完全彌補久坐帶來的危害。這是因為久坐對身體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對肌肉骨骼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的影響,這些影響往往需要通過持續、高強度的運動才能部分緩解,但無法完全消除。而且,久坐的“健康陷阱”覆蓋面極廣,不僅白領,司機、直播從業者、居家主婦等人群同樣處于高危狀態。
我們應盡量避免久坐,多利用碎片化時間起身活動。所有人都應該減少久坐時間,特別是避免久坐超過90分鐘。也就是說,最多坐90分鐘,就應該起身活動一下,哪怕活動量不大,也比一直坐幾小時好。讓身體動起來,才能守護好我們的健康。
給久坐的你兩個錦囊
第一個:碎片化時間管理。
在忙碌的工作中,做好碎片化時間管理是打破久坐困局的關鍵。建議每小時設置鬧鐘提醒,讓起身活動成為一種習慣。接電話時,可以擺脫座椅的束縛,在辦公室或走廊來回踱步,既放松緊繃的神經,又能額外消耗能量。站立式辦公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通過調節工位高度,讓身體保持直立狀態,激活腿部肌群,促進血液循環,在提升基礎代謝率的同時,還可降低乳腺癌發病的可能性。
第二個:辦公室“微運動套餐”。
很多在辦公室從事案頭工作的女性,可以通過下面這些辦公室“微運動套餐”,改善自己的工作狀態和身心健康。
1.踮腳尖。雙腳腳跟交替抬起,同時用力收縮小腿肌肉和大腿肌肉,保持15秒后放下。重復進行5分鐘,能夠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曲張。
2.擴胸運動。擴胸時,雙臂緩緩向后拉伸,充分打開胸腔,感受胸大肌的舒展與發力。每組重復15次,可有效緩解肩頸僵硬,放松上半身的肌肉。
3.頸部側屈。這項運動能快速緩解頸部僵硬狀態。挺直腰背,緩慢將耳朵向肩部貼近,感受頸部側面肌肉的舒展,保持10秒后換另一邊。每組左右各做3次,輕松釋放頸部壓力。
4.原地踏步。雙腳交替抬起,模仿走路的動作,每組練習1~2分鐘,做3組。原地踏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腿部協調,還能幫助消化。所以午餐后,不要馬上坐下或躺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一次微運動。
別再小瞧久坐的危害,這種危害可不分職業和年齡。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動起來,多給自己創造打斷久坐的機會,以實際行動守護身心健康,需要我們從點滴做起。
來源:《大眾健康》雜志
文: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 閆敏、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 唐茜
策劃:余運西
編輯:陳秀超 楊真宇
校對:馬楊
審核: 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