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蒸”夜“煮”連軸熱,一出門感覺要“熟”了。
今年以來最強高溫過程正在影響我國,全國多地氣溫超40℃,截至7月4日16時30分,全國共有754個省、市、縣(區)發布高溫預警,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
近日,來自黑龍江齊齊哈爾的劉阿姨一到杭州就熱暈在馬路邊。
劉阿姨今年70歲,從黑龍江齊齊哈爾過來游玩,順道見一見杭州的朋友。但因為走了太多路,加上天氣炎熱,有些體力不支,只能躺地休息。當地派出所民警見狀,趕緊遞上電解質水,幫助老人補充流失的水分。在了解情況后,小心攙扶老人坐上警車。立即打開空調降溫,并用濕毛巾為其擦拭面部和手臂,幫助散熱,并耐心安撫情緒。
民警隨即與老人家屬取得聯系,在征得家屬同意后,將老人護送至救助站,后續由工作人員安排坐火車回家。
持續高溫不僅容易讓人中暑,嚴重的還可能患上“熱射病”。因此,一定要注意加強健康監測。
中暑是個漸進的過程,濕熱天警惕熱射病
中暑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不同階段的患者癥狀不同。
△圖源:深圳衛健委
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從輕微中暑發展到致命性熱射病,可能只需要短短幾小時。
發生熱射病的根本原因是產熱與散熱失衡,在高溫高濕環境中身體調節功能失衡,產熱大于散熱,導致核心溫度迅速升高,當人體核心溫度突破40℃警戒線時,高溫將直接灼傷大腦、心臟、肝、腎等重要器官。與此同時,高溫應激會引發“炎癥風暴”,體內毒素突破腸道屏障進入血液,導致全身器官連環受損。
炒菜做飯也可能患上熱射病 這些是高危人群
高齡老年人、嬰幼兒以及既往體弱者
高溫、高濕環境下,體溫調節能力欠佳的高齡老年人、嬰幼兒以及既往體弱者更容易患病。
經常做運動、在戶外工作或者從事體力勞動的群體
像運動員、建筑工人、軍人等,他們運動的時候身體會產生大量的熱,如果不能及時散熱,也容易得熱射病。
△圖源:央視網
長時間在封閉房間內工作的人
夏季,長時間待在不通風的廚房炒菜、燉湯,濕熱的環境會誘發“熱射病”。所以長時間在封閉房間內工作的人,也屬于熱射病高危人群。
如何急救處理?
熱射病可能危及生命,如果遇到熱射病患者,要做到“降溫第一”。
1. 立即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并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
2. 迅速給患者降溫,如吹送涼風、噴涼水,或以涼濕床單包裹全身。
3. 患者一旦發生不自主抽搐,不要試圖給患者喂水;若患者發生嘔吐,應立即讓其側躺,以確保呼吸道通暢,避免誤吸。
溫馨提醒
如果出現嚴重中暑甚至熱射病,一定要及時送醫治療,避免中暑引發臟器衰竭危及生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