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4日,當美國人忙著放煙花慶祝獨立日時,柬埔寨政府發布了一條消息,他們和美國談妥了貿易協議,趕上了特朗普關稅“寬限期”的最后5天班車,這個人口不到1700萬的國家,成了繼越南、英國之后又一個“排隊簽字”的經濟體。
而就在同一時間,特朗普政府突然對中國連退三步,解除發動機禁令、放開芯片軟件出口、取消乙烷限制,還專門向中方“報了備”。
一邊舉著大棒逼小國簽協議,一邊又對中國悄悄松手,這套“左右開弓”的戲碼背后,藏著比關稅數字更危險的棋局。
柬埔寨簽協議的速度快得讓人意外,7月4日會議一開完,副首相孫展拓立刻宣布和美國達成《柬美互惠貿易框架協議》,全程只用了90分鐘。
這么急不是沒道理,特朗普此前放話,7月9日之后不簽約的國家,統統吃49%關稅重錘,比越南、泰國還狠,對柬埔寨這種靠服裝、鞋子出口活命的國家,美國市場占了總出口額四成,根本輸不起。
但“保命”的代價是什么?看看越南就一目了然,越南簽的協議表面看是關稅從46%降到20%,背地里卻吞了三顆釘子,零關稅對美國農產品敞開國門,承諾賣109億美元美國貨,還要對經越南轉運的中國商品加征40%懲罰稅。
這套“越南模板”如今直接套到柬埔寨頭上,柬方被要求嚴查出口商品原產地,服裝、電子、家具企業必須提交證明接受抽查,防止中國零件“洗產地”。
諷刺的是,柬埔寨65%的服裝原料、越南70%的電子零件都靠中國供應,這種協議等于逼著他們“自斷手腳”,既要賺美國的市場,又要拆中國的供應鏈。
洪瑪耐政府喊著“2030年成中高收入國”的目標,一年內狂簽237個外資項目,拉來60億美元投資。
可簽完這份協議,柬埔寨的經濟自主權還剩多少?一個數據很真實,2024年柬美貿易額130億美元,柬埔寨順差127億,但新協議要求柬方擴大進口美國農產品平衡逆差,“讓利”的生意,最終成了“割肉”的買賣。
2025年7月4日,就在柬埔寨與美國火速敲定貿易協議的同一天,華盛頓對中國連拋三項關鍵性讓步。
先是給中國大飛機“解禁心臟”,通用電氣獲準恢復向中國C919、C929客機出口LEAP-1C航空發動機,此前該禁令曾卡住中國國產大飛機項目的量產進程,如今技術命脈得以續接。
緊接著是芯片設計軟件松綁,美國政府允許西門子、新思科技等電子設計自動化巨頭重新向中國企業出口芯片設計工具,直接緩解了華為、中芯國際等企業長達數月的“斷糧”危機。
隨后是能源封鎖破冰,取消對中國進口乙烷的限制后,8艘滿載化工原料的油輪從美國墨西哥灣緊急啟航駛向中國港口,為乙烯產業鏈補上關鍵原料缺口。
這三步看似“和解”,實則暗藏特朗普政府的精算,中國連續3個月拒購美國頁巖油導致得州油田被迫減產,而中方稀土出口管制更精準打擊共和黨票倉州。
美方此次讓步,是迫于國內能源商與科技巨頭的壓力,本質是以技術出口的局部松綁換取中方暫緩能源與稀土反制。
這些動作看似讓步,實則藏著美方的算盤,中國已連續三個月對美國原油“零采購”,頁巖油商庫存壓到兩年最低,德州油田被迫減產。
更狠的是中方稀土反制,美國財長貝森特公開喊話“相信中國會履行供應承諾”,轉頭卻拉著日澳印搞“四方稀土聯盟”,結果被自家20個州起訴政策違憲,民主黨建制派趁機發難。
三步退讓,本質是特朗普的“拆彈行動”,5月中美日內瓦會談約定“暫停24%關稅90天”,但中國手握兩張王牌,稀土管制和能源采購凍結。
特朗普若真想穩住經濟數據,就不能讓關稅戰引爆通脹,于是出現了魔幻一幕,美國一邊逼柬埔寨簽“反華條款”,一邊對中國說“技術出口可以談”,用東南亞的妥協換中國的緩和,這才是“邊打邊談”的真面目。
2025年7月4日,特朗普政府啟動"發函替代談判"的關稅霸權行動,每日向10國發送關稅通知函,單邊設定稅率從10%到70%不等,并宣布新關稅將于8月1日生效,這一政策正在撕裂全球貿易體系。
繼越南和柬埔寨簽約后,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壓力劇增,美國商務部文件明確要求將東盟和印度打造為"替代中國的廉價工廠",同時擬將"轉運條款"擴大至全東南亞,任何含中國中間品的商品均面臨40%懲罰性關稅。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備好720億歐元美國商品報復清單,涵蓋牛肉、威士忌等關鍵品類,若7月9日前談判破裂,歐洲車企將為美國25%的汽車關稅額外支付千億歐元成本。
中國與東盟4000億美元雙向投資面臨凍結風險,柬埔寨服裝廠的中國設備、越南電子零件被美國AI原產地審查系統列為"違規品",企業通關成本暴漲30%。全球供應鏈正被強制割裂成"中美隔離"的平行體系。
中國反擊的路線同樣清晰,7月3日外交部警告“反對任何損害中方利益的協議”,商務部同步延長對歐盟不銹鋼反傾銷稅,拉攏“抗壓盟友”。
技術破局也在加速,C919國產發動機CJ-1000A年內試飛,稀土新規將鎳、鎵等23種礦產列入戰略管制目錄,直打美國電動汽車和軍工軟肋。
20%的關稅或許能靠漲價消化,但離開中國的布料和紐扣,生產線還能轉幾天?特朗普的“三步退讓”看似給了中國喘息空間,可轉頭就對EDA軟件更新權限設限,芯片戰的閘門隨時再落下。
這場博弈里沒有真正的贏家,只有誰更能扛痛,中國的破局之道很清晰,你搞關稅“分而治之”,我打技術自主+區域合作組合拳,畢竟越南的車間里,七成機器印著“中國制造”。
當產業鏈深到骨子里時,霸權的大棒,終究砸不碎現實的鋼。
參考資料:
21世紀經濟報道《柬埔寨國務大臣:面對全球不確定性,RCEP發揮關鍵作用》
界面快訊《柬埔寨商業部:美對柬征收關稅“不合理”,希望與美方談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