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自特朗普重新執政以來,美國政府已凍結并削減數十億美元的對外援助,強調納稅人的資金必須服務于“美國優先”的國家戰略,這一系列緊縮措施重創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運作。近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宣布正式停止運營這一機構,宣稱未來將“優先考慮貿易而非援助、機遇而非依賴、投資而非幫助”。國際關系專家對記者表示,美國關閉USAID表面上是對舊援助模式的否定,實際是對“干涉性外交”的變形延續。
其實國外媒體人認為,南方國家根本不擔心美國國際開發署關閉后,從美國手里拿到的援助資金減少了。相反不少南方國家認為,沒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干涉,他們獲得了獨立自主發展的好機會。不難看出,南方國家“苦美國國際開發署久矣”,早關閉不是災難,而是福音。至于發愁的,首先就是經手過美國國際開發署項目的一些美國前總統,像布什和奧巴馬。他們對該機構的立場不同于特朗普,認為該機構很有存在的必要。
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和小布什罕見地公開發表講話,質疑特朗普政府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行為。兩位分屬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前總統通過視頻向美國國際開發署工作人員發表了講話。奧巴馬稱特朗普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行為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小布什則談到了特朗普對“總統防治艾滋病緊急救援計劃”的削減。據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特朗普政府已告知國會將裁撤美國國際開發署幾乎所有的剩余職位,并關閉該機構。
此外,奧巴馬和布什這么著急上火,其實就像兩個老園丁看到自己辛苦栽種的花園被人連根鏟平。其實他們真正心疼的不是這塊地以后種不了花,而是自己當年培育的那些"名貴花卉"——政績工程被特朗普一把掀了。同樣坐不住的還有美國的盟友們。
魯比奧(資料圖)
而且這是在否定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成立價值,也就是在反駁奧巴馬的言論。不過魯比奧和特朗普唱的好聽,美國國際開發署真的關閉了嗎?恐怕未必!魯比奧在聲明中也說了,部分符合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剩余項目移交給美國國務院實施。這也就是說只要符合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僅要繼續實施,還要繼續加大力度支持。所以,美國國際開發署并非真正的消失,只是它真正援助國際社會的那一面消失了,而搞壞國際社會的那一面只是換了個馬甲而已。
另外這場政治博弈的背后,是美國外交路線的根本轉向。特朗普政府認為,傳統的對外援助是“賠本買賣”,不如把錢花在軍事和關稅上更直接。他們甚至成立了一個叫美國優先的新援助機制,聲稱要“每一分錢都服務于國家利益”。但這種短視的做法,正在讓美國付出慘痛代價。USAID的關閉是美國外交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當魯比奧在白宮宣布這個決定時,或許他沒有想到自己正在親手埋葬11任總統的心血。
特朗普(資料圖)
總而言之,回頭看,美國國際開發署64年的歷史像一面鏡子。它誕生于冷戰時期的對抗思維,最終因為效率低下和偏離初衷而被淘汰。當援助變成了干涉內政的工具,當善款淪為腐敗的溫床,關閉也許成了唯一的選擇。而那些曾依賴該機構資金散布不實信息的所謂“公知”們,如今不得不面對“斷糧”的現實。世界在變化,國際社會更看重的是平等互利的真誠合作,而不是附加政治條件的所謂“援助”。美國的這個決定,其長遠影響,時間會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