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吳晶在直播中吹奏長笛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陶煒 南京報道
“現在我們圈子里面做直播的視障者們很多很多。有的是唱歌聊天,有的是隨便閑聊,還有的是記錄日常。”紫旋(網名)對記者說。作為一位南京盲校畢業的95后,紫旋在做按摩工作之余會幫助別人調機架、聲卡、錄音設備。他幫助了許多視障者購買選擇聲卡、教學、做混響,僅經他幫助開始做直播的視障者就有幾十個人,其中就包括拿過殘運會短跑冠軍又作為音樂人登臺過維也納金色大廳的盲人長笛演奏家吳晶。
隨著科技的進步,直播這個領域正在有越來越多的視障人士參與進來。越來越多的視障人士開始利用智能手機、輔助工具等技術手段拍攝視頻、開展直播,分享他們的生活、技能和觀點。
“我覺得做直播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視力障礙這個群體。并且,如果我還能夠自己有一些思想、一些心靈的能量給到大家,這樣就最好了。”吳晶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直播間的視障者們
參與到直播領域中的視障者已經不是個例。
吳晶在2021年創立了她的視頻號“吳晶的繽紛世界”之后,近幾年開始通過直播和人們展開交流。對于經歷傳奇的吳晶來說,她是想通過直播和人們交流思想。
3歲時因病被摘除所有眼球的吳晶在14歲時因短跑潛力被省隊教練發掘,轉入南京盲校半訓半讀。?2003年的全國殘運會上,吳晶斬獲100米、200米金牌及4×100米接力銅牌。職業生涯里,她共獲?14枚金牌。2005年,她成為?南京外國語學校42年來首位盲人學生?,之后又赴美國蒙哥馬利學院政治學專業學習。再之后,她又赴瑞典師從皇家愛樂樂團首席長笛演奏家學習,成為?世界首位參與專業交響樂團演奏的盲人,2014年登臺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奏。2018年意外墜樓致全身骨折、腦損傷,經歷2個月昏迷后康復,在康復中完成自傳?《我聽見這世界繽紛》?,記錄從鄉村盲童到國際演奏家的歷程。如今的她,又啟動了?“百場校園講座”?項目,從家鄉黃橋中學到南京大學,以親身經歷激勵青年。
而通過直播,人們得以近距離接觸這位經歷傳奇的人。來看她直播的,有買過她書的家長,有音樂愛好者,用吳晶的話說“都是鐵粉”。?
“我做直播沒有那么多目標,只是因為想做,而且覺得這樣做是一種我們與社會,與大家交流的平臺和方式。”吳晶對本報記者說。在直播中,她會和人們交流音樂、哲學思想,也會交流“蘇超”。
“全國自強模范”泰州姑娘高梓涵,則是用聲音和朗讀為自己和他人構筑了五彩世界。出生僅一個月就視神經萎縮的高梓涵于2018年考上南京中醫藥大學,在求學歲月里,她始終有一個困惑:“難道我的人生只能是讀盲校、學推拿,當一名普通的盲人按摩師嗎?”一次偶然機會,她參加了北京市紅丹丹視障文化服務中心“聲音夢想”援助項目,對播音主持由喜歡變成熱愛。
作為視障者,高梓涵的朗讀之路異常艱辛,為了矯正因視力障礙導致的歪斜站姿,她每天練習站姿兩小時,或是貼墻站立,或是手持麥克風保持靜止,經常練到手腳抽筋。除了克服朗讀障礙,視頻直播和剪輯也是巨大的挑戰。她竭盡全力學習專業軟件,僅憑微弱的光感艱難判斷畫面質量,再請親友幫忙確認。畢業后,她在盲人有聲主播這條路上一直探索,她在喜馬拉雅平臺創辦“異想布開”工作室,在公眾號《盲福》上發布有聲書。2024年5月,高梓涵籌劃創建的“全國盲人朗讀者集結地·明珠朗讀”直播間在泰州揭牌,她邀請視障者、作家等走進直播間,搭起溝通的橋梁。
《黑神話悟空》風靡世界時,有一位視障者博主“諾子喵嗚”直播打游戲。游戲時,諾子喵嗚依靠觀眾的實時彈幕指導和游戲中的聲音線索來定位BOSS,并通過聽聲辨位來躲避BOSS的攻擊。在接近一周的奮斗后,她在挑戰了上百多次后終于打贏了“廣智”。
“通過直播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有的人還能掙到點錢,這樣感覺很不錯。”紫旋對記者說。
“無障礙”改變人生
隨著各種無障礙技術的應用,視障人士參與直播其實已經不那么難了。
通過AI語音系統實時轉譯彈幕內容,語速可調節至與讀屏節奏同步,定制化的彈幕機可過濾無效信息并優化播報邏輯,方便視障主播與人們交流。
技術可使得?環境感知強化?,高靈敏度的麥克風能夠捕捉環境音,配合觀眾文字描述補充視覺信息,幫助視障主播通過觀眾彈幕感知更多信息。
部分主播采用AI虛擬人輔助控場,處理商品展示、畫面調度等視覺依賴環節。AI還能自動生成直播腳本,結合語音指令完成商品介紹、互動問答。
紫旋所從事的聲卡搭建工作,也是幫助視障者無障礙直播的技術的一種。“我們不管是在現場唱歌,還是在錄音棚里面錄制自己的作品,都離不開聲卡和麥克風的搭配。我的工作就是把他們購買的麥克風和聲卡等音頻設備之間連接上,并且讓他們通過購買的聲卡和麥克風把自己的聲音傳出去,讓大伙兒能聽到他們美妙的歌聲。”紫旋說。
“紫旋也是視障者,但他幫助我安裝調整聲卡,做直播機架,教會我如何做錄音,做直播,如何在直播間放伴奏,調混響等等,他是背后的英雄。”吳晶對記者說。
從AI彈幕過濾到虛擬人協作,技術創新正在消弭感官鴻溝;而從公益助農到才藝舞臺,主播們用聲音與技能重構社會對視障群體的價值認知。2025年央視春晚首推的無障礙轉播其實是一種宣告,宣告技術將給殘疾人帶來更多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通過直播這種形式,不僅可以讓更多人了解當下科技無障礙發展的現狀和成果,還能進一步打破公眾對視障群體的傳統認知。直播的內容不僅能展現視障群體如何借助科技融入社會,也能夠喚起更多人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關注與支持。”吳晶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