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古風武俠,還有星辰大海”
說出來不怕你笑話,作為國產游戲的支持者,最近這兩年,我的確感覺相當滋潤。
俗話說“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如果你也和我一樣,那你肯定能理解,在堅持了多年后,自己看到國產游戲市場終于出現了一些叫好又叫座的大作時,那種的激動心情——比如一鳴驚人的《黑神話:悟空》。再看到此后陸續冒出的高手,不禁讓人覺得中國游戲真的好起來了。
只是,細數起來,近幾年這些大伙叫得上名字的大作,大都采用的是古風題材——當然,我不是說這樣不好。能在兼顧游戲性的同時,向世界輸出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可謂是個一舉多得的好事。但見得多了,玩家難免也會產生審美疲勞。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那個寫出過“月落沾衣檐上某,借劍挑花散枝頭”的西山居,那個再“古風”不過的西山居,卻并沒有延續“武俠題材”這一老路,而是端出了一個放眼整個國產游戲發展史都相當罕見的題材——科幻機甲。
而且,這部名為《解限機》的西山居革新之作,不僅題材引人注目,公測后這幾天里所取得的成績也是相當可喜:至今為止,《解限機》的Steam玩家同時在線人數最高已經突破了13萬大關,邁入了Steam平臺全球熱度榜單的前5名——而這,還是在國服有著大量官網客戶端玩家的前提下,獲得的成績。
《解限機》在全球范圍內的火爆,甚至還成功出圈引起了官媒的注意。自今年二月《解限機》在Steam平臺開啟“全球風暴”測試后,新華社就三度發布專欄,報道了《解限機》受到全世界玩家追捧的現象,并稱贊了《解限機》題材內含的文化出海價值。
《解限機》是如何做到的?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從《解限機》作為科幻機甲游戲,最為基礎、最為底層的內容——“機體設計”入手。
盡管從游戲制作層面來講,“機體設計”與“角色設計”似乎是個同義詞,但與其他各種類型的游戲都不同的是,要做好科幻機甲的“機體設計”,除了外觀層面,更重要的是設計出來的機體要符合人類目前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工業設計理念。也就是說,要在保證機體外觀美型的基礎上,還要讓它們符合游戲虛擬世界觀內的工業體系和科學技術,讓玩家在架空中體會到真實感和代入感。
之前在接受采訪時,西山居CEO,也是《解限機》制作人的郭煒煒就曾透露過:為了實現科幻機甲游戲特有的“在架空中體會真實”,西山居的《解限機》研發團隊甚至放棄了他們一直以來形成的游戲開發固有套路,從零開始研究和構建了包含板甲切割方式、機械骨骼聯動等涉及工業理論的機體設計規則,并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調整,將“美式”“軍事風”“超級系”等不同設計師偏好風格下誕生的設計創意,全部統一到了這些規則下。
于是我們才會看到,盡管《解限機》現有的15種機體乍一看造型五花八門,但仔細觀察,才會發現它們之間其實有著明顯的陣營區分和譜系傳承——比如,“薩勒姆電氣”旗下的機體“三角龍”“劍龍”“颶風”,就共同擁有“重火力、高風阻”的硬派外觀特征;而“摩訶重工”旗下的機體“白虹”和“比那卡”之間的外形變化,則體現出了游戲架空世界觀中從試驗機到量產機的科技樹發展歷程。
可以說,有了這些事無巨細的“機體設計”,《解限機》作為一款科幻機甲游戲,才真正擁有了自己的靈魂,并獲得了正式走到臺前,與眾多“機戰”老IP同臺競技的實力。
當然,《解限機》能夠收獲全球“機甲迷”們的喜愛,也肯定不只因為有好看的外表而已。在科幻機甲游戲的另一項硬指標——戰斗體驗的塑造上,《解限機》研發團隊也同樣花費了不少于“機體設計”的心思。
這一點,從小的層面來說,就是《解限機》中對機體噴氣加速閃避、飛行等操作手感的打磨,以及對機體鋼鐵表面與武器碰撞時的打擊感和音效、視效的調教。這些細節層面的內容,保證了玩家在上手游戲的第一時間,就能從操控機體移動和戰斗的過程中收獲速度感、火力感、力量感交織的爽快體驗,滿足自己對“科幻機甲”題材的種種幻想。
而在大的層面上,《解限機》則是通過機體之間的差異明顯的操作模式,為玩家們提供了最適合自己的操作體驗——假如你是重火力愛好者,那就可以想都不用想直接選擇前面提到的“三角龍”“劍龍”等重型機,架起盾來盡情傾瀉機體彈艙內的幾百發炮彈;而如果你是與之完全相反的“操作流”玩家,那能夠長時間滯空的“矛隼”“天襲者”等變形機體,就成了讓你在“片葉不沾身”的閃轉騰挪間,收下一個又一個擊殺的“秀操作利器”。總而言之,無論你是哪種類型的玩家,都能夠在《解限機》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臺心頭好。
與此同時,《解限機》目前所擁有的幾種玩法,則為這些令人欲罷不能的戰斗體驗,提供了充足的用武之地。以我個人公測后的體驗為例,如果你是剛剛接觸《解限機》的新玩家,那么游戲的3V3娛樂模式“王牌序列”將會是你上手這個游戲最快的助力——“王牌序列”模式采用了科幻機甲游戲中常見的“團隊死斗”規則,一局下來耗時短、節奏快,還能在局中直接更換機體,非常適合新玩家熟悉各種機體的能力以及操作模式。
而在對機體能力、操作模式都有了一定了解后,你就可以開始探索《解限機》主要的競技模式——6V6“邊緣戰場”中所蘊含的競技魅力了。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邊緣戰場”是個非常吃玩家游戲理解和團隊配合的模式,想要在其中獲得勝利,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每名隊員都要發揮好自己機體的優勢和戰術作用,并在互相配合之下盡快完成局內的“占點”“推車”等戰術目標。
看起來,《解限機》的“邊緣戰場”模式似乎與前幾年非常流行的英雄射擊游戲比較相似。但在真正對比后,我們其實不難發現:“邊緣戰場”的種種機制,都是在這些玩法的基礎上結合游戲自身特點,改進而來的。
比如,“邊緣戰場”的“占點”地圖“克拉奧布天坑”的地圖機制,就不是兩隊圍繞固有的一個點位打拉鋸戰,而是在地圖的不同區域劃分出了三個需要占領的點;再比如,“推車”地圖“檳灣航運中心”的地圖機制,也不是常見的“你推我攔”,而是雙方各自護送一臺車輛,需要同時兼顧己方車輛的行進和對對方車輛的干擾。
比起通過高壓團戰突破對方陣容的短板,“邊緣戰場”中的這些機制,更加考驗己方團隊內部的集中突破、分兵騷擾等戰術層面的配合。而這一變化,也讓“邊緣戰場”團隊競技的制勝點,不再局限于玩家能否抓住零點幾秒的擊殺時間來造成對方減員,從而給了玩家們更多的博弈空間,使得“邊緣戰場”的競技玩法同時擴展了自身的上限和下限,為游戲帶來了相當大的兼容性。
除此之外,《解限機》還提供了能夠通過改件、武器掛載等功能自定義機體能力,并在大地圖中進行多人PvPvE的“風暴行動”模式,讓玩家在競技對抗之外,還能體驗“機甲搜打撤”的樂趣。
“風暴行動”模式的基礎內容,是最近流行的“搜打撤”游戲玩法。但與“邊緣戰場”相似的是,“風暴行動”同樣對原有玩法做了大量更適合《解限機》特點的改動,讓“風暴行動”緊扣住了“科幻機甲”題材的設定。
在“風暴行動”中,地圖內的AI敵人及各種隨機機制,讓玩家得以脫離“搜打撤”無聊的“只搜不打”思路,充分享受與雜兵機集群、精英機體,以及巨型戰艦等AI敵人間的正面戰斗,體驗到割草與對抗的樂趣。
而在戰斗結束后,玩家還可以隨時呼叫維修倉、武器架等空投物資,為機體進行補給,甚至還可以空投運載火箭,安全護送戰斗中獲得的貴重物資。即使是在戰斗中被擊敗,玩家也不會直接失敗離場,而是能夠通過利用三次空投重新部署機體的機會,再次以完整形態加入戰場。
當然了,這些內容都是新玩家所需要了解的。如果你是今年2月份就已經參與過Steam“全球風暴”測試的老兵,那么對《解限機》的這些玩法特點,想必已經不再陌生。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風暴”測試結束后,《解限機》又針對測試過程中的大量玩家反饋,在7月2日公測的正式版游戲中做出了大量能夠進一步改善玩家體驗的調整。
現在,“全球風暴”測試中出現的12臺機體已經全部免費,只要上線就能直接獲得;之前老兵們已經體驗過一遍的新手教程,現在也可以選擇跳過了;最重要的是,原先受到玩家批評的“改件”系統,現在也直接與PvP玩法脫鉤,只在PvPvE模式“風暴行動”中保留,既為玩家提供了機體改裝的自由度和趣味性,又保證了PvP競技絕對的數值公平——除了本身的硬實力,這些直擊玩家痛點的改動優化,也是公測后《解限機》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了,雖然《解限機》今天的成果喜人,但它的開發歷程,也并非一帆風順的。在上個月開服前瞻直播的最后,郭煒煒就提到,從最初的概念構思開始,《解限機》一共進行了四次立項,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打磨,在多次的推倒重來之后,才有了今天與玩家見面時的質量。
而且,自從2023年TGA首次對外公布以來,為了保證《解限機》能夠最大限度滿足玩家的需要,研發團隊對游戲進行了多次測試,并收集到了大量的玩家反饋——特別是在今年2月份的“全球風暴”測試后,玩家的反饋密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雖說玩家們的熱情已經體現了《解限機》的受歡迎程度,但研發團隊卻并沒有就此滿足,而是充分從每一條玩家反饋中,吸取了游戲能夠繼續進行改進的方向和內容,力求公測后能夠為廣大玩家帶來比之前更好的游戲體驗。
盡管《解限機》已經拿出了足夠吸引人的機體設定和操作手感,但這一點,才是讓我真正對《解限機》有所期待的根本原因——不說別的,就比如《解限機》公測當天推出的特裝機型“黃金矛隼”,在致敬了一把“光翼展開”炫酷外觀的同時,也點明了《解限機》將只會通過玩家喜聞樂見的大小外觀裝飾實現營收,絕對不會推出任何“P2W”、影響游戲公平的氪金內容。
對想要持續游玩《解限機》的玩家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一顆“定心丸”。
從深耕“機體設計”基礎邏輯,到對機甲戰斗體驗的充分打磨,再到“全球風暴”測試后充分聽取玩家意見、針對養成系統大刀闊斧的改進……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盡管“國內首款科幻機甲多人對戰游戲”的名號已經足夠具有吸引力,但《解限機》顯然并不會止步于此,而是準備拿出更多的誠意與投入,長線推進國產機甲“科幻機甲”的發展,并真正扎根在“科幻機甲”這一題材中,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玩家,提供一部軟硬實力在線、游戲質量居于題材前列的機戰大作。
更重要的是,在近幾年中國游戲行業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大環境下,這次《解限機》的成功出海,更是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到了,原來中國游戲中的文化表達不止古風、不止武俠——除了輝煌的古代文明遺產可圈可點,當今中國還走在了科技發展的前列。所以,中國游戲如《解限機》,才能夠立足于本國發達的科技事業,去想象人類未來與星辰大海,去展示“科技向善”的中國智慧。
作為一名《解限機》的玩家,作為一名中國玩家,對此我與有榮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