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盛夏,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南畔洲村蒸騰著暑氣,地上灰白色石板被太陽曬得有些發亮。循著石板路蜿蜒向前,有一座古樸的潮汕老宅,那是第一個為抗日捐軀的海外僑領——蟻光炎的故居。
“祖父領導抗日救國活動,命令旗下企業切斷與日本的一切經濟聯系,禁止船隊運輸日貨,叫停暹米對日出口,哪怕企業有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義無反顧。”近日,蟻光炎后人,泰國華裔聯合會主席、泰國華僑中醫院院長蟻凡專門為蟻光炎生平事跡展覽開幕而返鄉。在展覽現場,他向大家講述了祖父的抗日事跡。
當時,作為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蟻光炎發起成立勸募委員會,首期帶頭認購1萬泰銖,并號召華僑各界踴躍捐獻。高舉抗日旗幟的蟻光炎被敵人視為眼中釘。1939年,蟻光炎被日偽特務暗殺。
1997年,桑浦山麓七日紅公園內,“蟻光炎紀念亭”由汕頭市委統戰部、汕頭市僑聯聯合建立,與蟻光炎故居一同,寄托著故鄉人民永恒的緬懷。
然而2021年,毗鄰蟻光炎故居的房屋突發火災。火勢蔓延導致蟻光炎故居墻體受損、房梁被煙熏,燒焦痕跡明顯。更令人憂心的是,故居處在巷內,周邊道路狹窄,屋內及周邊均未配置消防安全設施,一旦火情失控,后果不堪設想。
與此同時,數十公里外的七日紅公園,這個為緬懷周恩來同志等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在潮汕革命活動史跡而興建的紀念性公園,也蒙上了“塵埃”:公園內,潮汕人民英烈紀念碑被人為刻畫、涂寫,蟻光炎紀念亭作為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沒有設置標志說明……
“保護革命文物、守護英烈紀念設施,是我們必須扛起的檢察責任!”自2021年4月開始,汕頭市檢察機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紅色革命資源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
針對故居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澄海區檢察院及時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依法配備文物消防設施,確保消防安全隱患得到及時消除。“案件辦結后,我們仍持續關注。”該院檢察官助理詹燁介紹說,針對“回頭看”時發現的“三線”(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亂拉亂接、雜亂無序等問題,檢察機關迅速協調各相關部門開展整治工作。目前,故居周邊的“三線”改造工程已加快完善,線路架設不僅更加規范,也更為美觀和安全。
對于在七日紅公園發現的問題,汕頭市檢察院依法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磋商函,督促對紀念碑進行維護,完善紀念亭的標志說明。如今,紀念碑已被妥善保護,蟻光炎紀念亭也擁有了清晰的“身份名片”。公園整體環境大為提升,已然成為市民游客了解汕頭歷史的一扇窗。
“這次回來,我發現故居的變化特別大,能明顯感受到大家對故居、對紀念亭的重視和保護。這些保護工作的開展肯定比較辛苦,但做得很好、很扎實。”對于蟻光炎故居和紀念亭的保護成效,蟻凡十分感動。他說,同胞們面對敵寇浴血堅守,在潮汕大地上留下了很多抗戰記憶,只有把紅色資源保護好,才能讓后人記住前輩們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抗戰檔案
為抗日捐軀的海外僑領
蟻光炎,1879年出生,廣東澄海人,著名愛國僑領、抗日英烈,泰國工商業大實業家、慈善家。自小出身貧困,青年時期移居泰國謀生,后經營航運業和火礱業致富,成為商界翹楚,熱心慈善事業、教育事業。1936年至1939年間,任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帶領華僑積極支持抗日救國運動,協助開展募捐支援八路軍、新四軍抗日。1939年11月21日遭日偽勢力暗殺身亡,成為海外著名僑領中為祖國犧牲的抗日英烈。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作者:高燕艷 閆琦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