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之后,誰沒偷偷查過 “怎么讓娃更聰明”?我半夜刷育兒帖時就常想,要是能給娃的大腦裝個 “加速器” 就好了。
其實啊,孩子聰明不聰明,主要由兩大因素決定:遺傳、后天的培養。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過,小時候基因對智力影響大概一半。但不用愁,這比例會變,孩子越大,基因的影響就越小。
說白了,就算基因一般,只要我們利用后天條件,好好培養孩子,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后天的培養,父母必須要找到激活孩子大腦的關鍵方法,這樣才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大腦生物學家、澳大利亞心理學博士Holland指出:每個人的中樞神經都有一定的可塑性,人的大腦的中樞神經連接也在不斷變化。
家長能在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做一些刺激腦神經生長發育的事,能合理地促進孩子智商的提高,大腦的生長發育。
大腦生物學家提出了三個關鍵方法,能合理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卻很少父母知道。現在分享給大家,不妨用起來,別錯過關鍵期。
一、有效的親子交流
科學家們發現,那些和父母交流頻繁的孩子們,他們的大腦活動能力更強,而孩子們的大腦則更聰明。
我家娃以前特不愛說話,后來我就變著法兒跟他聊。
給他講《小熊請客》,我就問他 “你覺得小熊會請誰呀?”;吃飯的時候,我就說 “今天幼兒園的西紅柿炒雞蛋,是不是比媽媽做的好吃?”。
慢慢地,他話越來越多,現在跟小麻雀似的,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你還別說,這腦子轉得也快多了。
麻省理工那幾個大學都研究過,常跟爸媽聊天的孩子,大腦活動比別的孩子活躍多了。
關鍵是得 “有效聊天”,別老問 “作業寫了嗎”,多跟孩子聊他感興趣的。他說奧特曼,你就跟著問 “這個奧特曼厲害在哪呀”,保準他越說越帶勁。
二、管好小情緒,腦子才轉得快
耶魯大學研究顯示:童年時期的情緒經歷,將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構建。
當孩子的情緒能夠得到很好的處理時,孩子的大腦思維能力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前幾天我家娃搭積木倒了,立馬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任我怎么說都沒用。
后來我蹲下來跟他說:“媽媽知道你現在特別生氣,就像肚子里有個小火球,對不對?” 他居然點點頭,慢慢就不哭了。
耶魯大學說,小時候的情緒管理,直接影響大腦發育。孩子高興的時候,學東西特別快;要是憋著氣,腦子就像被堵住了一樣。
平時可以跟孩子玩 “情緒猜猜樂”,比如畫個哭臉問他:“這是啥感覺呀?” 幫他把情緒說出來,比啥都強。
以家長在了解關于情緒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時,不妨試著引導孩子自己更好的管理情緒,然后利用情緒提升孩子的大腦發育。
三、利用鍛煉,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我看了一些研究資料才知道,孩子的運動能力和孩子的智力水平以及創造能力有很大的關系。讓孩子多運動,能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提高智商和記憶力。
我家樓下有個小男孩,以前坐不住,學啥都慢。后來他爸天天帶他踢足球,半年下來,不光吃飯香了,背古詩都比以前快。
你可別小看跑跳,孩子動起來的時候,大腦里會分泌一種讓人高興的東西。我每天晚飯后,都跟娃比賽拍球,他現在能連拍 20 多個,算算術也利索多了。
不用搞太復雜的,每天半小時就行。騎小自行車、跳格子,啥都行,關鍵是讓孩子動起來。
小書蟲媽媽心里話:
誰家娃剛出生不是皺巴巴的小不點?聰明不聰明,真不在一開始。如果家長在后天性塑造方面多做些努力。
多跟孩子說說話,別憋壞他的小情緒,拉著他多跑跑,這些小事兒,不是給大腦升級,變得越來越聰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