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撕裂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運動系統損傷之一,尤其在伴隨骨質疏松癥的患者中更易發生并且術后再撕裂率顯著升高。研究顯示,骨密度下降不僅削弱錨釘的固定強度,還干擾了腱骨界面的組織再生,是肩袖修復術后療效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腱干 / 祖細胞( TSPCs )是腱組織再生的關鍵細胞,其干性狀態對腱骨愈合過程具有決定性影響。然而在骨質疏松狀態下, TSPCs 功能紊亂、干性受損,導致修復失敗的風險顯著上升。目前臨床尚缺乏針對性治療手段。
近日 ,昆山市中 醫 醫院汪青教授 團隊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羅智文教授 、安徽醫科大學王咸文教授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發表研究論文Bioactive siRNA-Based Liposomes Promoted Tendon‐Bone Healing in Osteoporotic Mice by Recovering the Stemness of CD248? TSPCs。該研究揭示骨質疏松狀態下TSPCs中CD248高表達亞群的病理特征,并創新性地構建了負載si-CD248的靶向脂質體系統,顯著恢復了TSPCs干性并促進了腱骨愈合。
研究通過單細胞 RNA 測序系統分析了正常與骨質疏松小鼠腱組織中的 TSPCs 異質性,發現骨質疏松模型中 TSPC-0 亞群比例顯著升高,該亞群特異性高表達 CD248 ,呈現出增殖減弱、遷移受限、凋亡增加等干性降低表型。進一步機制研究顯示, CD248 通過 FAK/JNK/STAT1 通路調控 TSPCs 干性核心因子 Sox2 、 Oct4 和 Nanog 的表達,是干性受損的關鍵驅動因子。
為實現靶向治療,團隊開發了 si-CD248 負載脂質體( Lipo@si-CD248 ),其具備良好的靶向性、生物相容性與持續釋放能力。體內外實驗表明,該脂質體能夠有效下調 TSPCs 中 CD248 表達,恢復干性、改善細胞增殖與遷移能力。骨質疏松小鼠肩袖損傷模型實驗結果顯示 , Lipo@si-CD248 顯著改善腱骨界面組織結構、膠原排列及力學性能,提升組織再生質量,并促進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
本研究創新性地識別了 CD248? TSPCs 亞群在骨質疏松背景下的病理角色,并提 出 siRNA 脂質體精準干預策略,為骨質疏松相關腱骨修復難題提供了全新思路與潛在臨床轉化方案。
該研究由昆山市中醫 醫 院 汪青 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羅智文教授、安徽醫科大學王咸文教授、昆山市中醫 醫 院徐 鋒 教授共同通訊,昆山市中 醫 醫院醫師錢 胤 華、南通 市 通州 區中 醫院醫師朱金國、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何彥威、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欽豪成為本文的并列第一作者。
原文鏈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09883
制版人:十一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學術合作組織
(*排名不分先后)
戰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轉載須知
【非原創文章】本文著作權歸文章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作者的允許禁止轉載,作者擁有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