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5日,對越反擊戰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解放軍攻破了越南的北大門——諒山地區。
身在首都河內黎筍惶惶不可終日,諒山至河內一帶,交通便利,中國解放軍必定會神速前進,不出幾日,就會兵臨直下,到時候整個國家將會面臨城下之盟。
中國軍隊攻打諒山示意圖
到那時候選擇權完全就會被中方握在手中,自己根本毫無還手之力,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只老鼠,正在向全世界極力地證明并不是每一只貓都可以打敗老鼠。
越南到底應該怎么辦?是背水一戰?還是繳械投降?
黎筍
就在他不知所措之際,忽然,另外一個消息傳來:
中方對外宣布了撤退的消息,慌亂之下的黎筍發出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命令。
一、最好的防御就是進攻
1979年初,越南在老大哥蘇聯的挑唆下,自認為有了強硬的后臺支撐,屢屢犯我邊界。
我方一次次退讓,目的就是化干戈為玉帛,避免發生白熱化的沖突,越南卻將這些視作退縮、懦弱,更加的肆無忌憚。
在此之前,為幫助越南戰勝美國,我國每年都會給予他們大量的物資,即使國內困難時期,也不曾停止,然而對方卻如此忘恩負義。
支援的物資
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必須倚天抽寶劍,讓他們見識一下什么是利刃出鞘?
上將許世友接受了任務,率領軍團浩浩蕩蕩向越南推進。越南軍方絲毫沒有慌亂,而是命令精銳之師——越軍第3師,必須守住諒山地區。
越軍第3師曾與美軍在戰場廝殺過,經歷過嚴酷戰火的淬煉,戰斗力絕非浪得虛名。
且中方的武器裝備與美方相距甚遠,戰場又在本國境內,中方此舉明顯有入侵的成分,越南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黎筍認為他們一定能完成這次阻擊的任務。
錯誤的論據必然帶來錯誤的論斷,黎筍的目光只放在了越南一隅之內,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迷住了雙眼,而沒有看到整個國際的趨勢。
因此,戰略方向出現了嚴重的偏差。
就因為蘇聯的挑唆,他就敢向中方發出挑釁,明顯這是一個幼稚的行徑。
想當年,抗美援朝,裝備優良的聯合國軍尚且被我們攆到了三八線外,區區越南,怎么敢摸老虎的屁股呢?
鄧公果斷出兵越南的決策無疑是正確的,當時的中國正處于轉型階段,必須通過一場戰役敲打一下街坊四鄰,尤其是剛剛與之決裂的蘇聯,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因此,這一戰我們必須要贏,必須讓他們明白老虎的屁股是摸不得的。
許世友明白領導的意圖,摸清地形地勢后,隨即展開了戰斗。
他先以55軍和54軍164師的炮團為先鋒,炮轟諒山地區,隨著一個個炮彈的發出,只見諒山地區升騰起一朵又一朵的云霧。
許世友
頃刻之間,各種建筑物淪為了廢墟,緊接著又以43軍和50軍為側翼,從兩面包抄,直接給敵人包了餃子,讓敵人動彈不得。
無力抵抗的越軍只能化整為零,發揮最擅長的游擊戰術。
卻不知我軍乃打游擊戰出身,亦擅長游擊,這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嗎?
既然如此,就不必太著急深入,先陪他們耍一耍。
許世友許世友深得教員的指揮作戰的精髓:戰爭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攻城掠地,而是以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為主。
面對敵軍密不透風且炮火綿密的碉堡,我軍通過擲彈等方式,直接投入碉堡內部,敵軍還沒有反應過來,碉堡就被炸開一個口子。
碉堡一旦被撕開口子,整個防御能力就會大大減弱,內部的戰斗人員為了補位就會變得左支右絀,自然撐不了太久。
面對藏在山洞里的敵人,我們的操作也非常簡單,直接用炸藥炸塌洞口,讓里面的敵軍失去糧食和水,沒有了生活的必需品,他們撐不了多久。
越南當局很快就會得知前方接連失利,諒山即將失守的消息,下一步他又會作出什么樣的安排,我方又該如何應對?
二、戰爭的目的是換取和平
黎筍慌慌張張召開會議,與戰斗打響之初相比,他完全判若兩人,不見一絲運籌帷幄的風采。
然而,所有人都在等著他作出下一步的指示,他當即命令道:
“密切注意前方敵軍動態,一有消息立即向我報告。同時,電令后方軍隊火速向河內行軍,為下一場戰斗做好準備?!?/strong>
在場的高層完全懵了,官媒幾日前還發表文章稱諒山地區固若金湯,中方想要攻進來簡直是癡人說夢。
怎么短短幾天,就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固若金湯的諒山馬上就要淪陷,首都河內極有可能發生戰事。
如果這一消息被全國百姓知道,國內必然會迎來大規模的恐慌浪潮,百姓的恐慌必然會影響部隊的士氣,士氣一旦受到影響,就會兵敗如山倒。
因此,黎筍封閉了這一消息,民眾只知道越軍在前線越戰越勇,中方始終無法前進一步。
暗地里他即刻向老大哥蘇聯發出了求救的電報,希望對方能在中國的北方發起戰事,讓其首尾不能兼顧。
彼時我國已經和美國通過“小球轉動大球”的方式建立了外交,蘇聯此刻在爭霸中處于下風。
勃列日涅夫深知中國解放軍的實力不可小看,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必然會通過支援的方式不斷煽風點火,好讓戰火越燒越旺,使其好坐收漁翁之利。
他不敢輕易冒險,讓國家陷入戰爭的旋渦。
黎筍求助失敗,不過蘇聯也沒有完全坐視不理,他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支援物資,甚至還派遣了一支艦隊,奈何在途經臺灣海峽時,被臺灣當局擊退。
勃列日涅夫與黎筍
勃列日涅夫最不愿看到的是中國的勝利,如果中國攻下越南,蘇聯在東南亞一帶的經營就會全線崩潰,可是當前他又無能為力,只能祈禱上帝保佑越南能夠成功擊退中方的進攻!
黎筍還想到了美國,可越南戰爭的硝煙還沒有完全消散,人家怎么可能幫助自己?
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向國際發出求助的聲援,不過,大家只是口頭上表示同情,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動作。
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中方到底何時拿下河內?會不會通過這次戰爭直接滅掉越南?
按照西方人的推斷,他們認為越南這次有滅國的危險。
但是鄧公從一開始就沒有存“滅亡越南”之心,他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即教訓越南,而不是去占領越南。
就在國際社會爭論的紛紛擾擾之際,新華社于1979年的3月5日發出了撤退的消息。黎筍聽到這個消息后喜不自勝,當即通過媒體向民眾宣布:我們成功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前方將領詢問他:“是否要趁中方撤退之際給予反擊?”
黎筍急忙回道:“既然對方已經撤回,我們就不要讓士兵再做無謂的犧牲啦!”
當年3月底,解放軍成功退回國內,持續了月余的對越反擊戰取得全面勝利。
通過這場戰役,我們不僅向全世界彰顯了“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決心,也向全世界表明了堅定和平的意志。
四、結語
只是越南當局始終覺得這場戰爭帶有侵略的性質,不肯在教科書中改變對這場戰爭的定性。
各位不妨客觀公正地評價一番,這場戰爭難道果真帶有侵略的性質嗎?
參考資料:對越自衛反擊戰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